近日,《粤港澳大湾区(内地)人才需求目录》发布。作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连续3年重点支持项目,《目录》通过6万余份数据样本,全景呈现大湾区产业与事业单位人才需求,为区域引才育才、求职者职业规划提供精准指引。

↑↑↑
点击查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
人才需求目录

↑↑↑
点击查看粤港澳大湾区(内地)
事业单位人才需求目录
据悉,《目录》编制历时数月,广东省人社厅联合研究机构、行业部门组建课题组,走访重点企业、产业园等,采集数据样本61171份,首次将9类事业单位需求纳入研究,形成“1个总目录+9个地市分目录”的框架,涵盖产业与事业单位两大领域。
从产业需求看,大湾区39.1万产业人才需求中,制造业占比超六成(61.38%),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与健康、新能源、软件与信息服务、超高清视频显示五大产业需求居前。专业技术类岗位占比46.4%,通信技术工程师、光伏系统工程师等工程技术人才缺口显著;学历需求以大专以下为主(67%),57.7%岗位要求1-5年工作经验,应届生岗位仅占3.3%。区域分布上,深圳、广州、东莞、珠海对高学历人才需求迫切,深圳本科以上需求占比达47.5%,居9市首位。
事业单位方面,1.5万需求集中在教育、卫生领域,专业技术类岗位占93.1%:教育类急需数学、语文等主课老师,卫生类以临床医生、公共卫生医生为重点。学历要求以本科为主(78.3%),硕士及以上占14.5%,体现知识密集型特点;广州、深圳、江门、佛山需求占比78.2%,深圳对高学历人才需求更突出。
值得关注的是,大湾区人才稳定性较强,89.9%人才流动意愿弱,有流动意愿者多选择区内或省内流动。薪酬福利(41.8%)、产业前景(40.7%)是人才择业首要考量,区域层面则看重政府服务水平(37.1%)与整体薪酬(33.6%)。
据悉,《目录》将为政策制定提供参考,后续还将举办专场招聘活动,推动人才向重点产业集聚。当前大湾区正通过健全引才机制、深化“政产学研”融合、推进区域人才一体化等举措,破解人才分布“东强西弱”问题,为建设高水平人才高地注入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