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石家庄讯 (通讯员 刘少博)今年以来,河北省石家庄市以制度创新与数字赋能双轮驱动,通过政策优化、流程再造、服务升级、监管强化健全失业保障体系,实现服务效能与群众满意度双提升。截至目前,共发放失业保险相关资金7.1亿元,惠及5.8万名个人、5万家企业。
政策创新提标扩面,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放宽条件扩覆盖,稳岗返还政策将企业裁员率标准放宽至5.5%,30人(含)以下企业进一步放宽至20%;同步将社会团体、律师事务所等6类单位纳入政策范围;技能提升政策将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纳入享受补贴范围,领金人员在失业期间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可同时申领技能补贴。提高标准增福祉,稳岗返还补贴按国家和省规定上限,顶格确定用人单位稳岗返还比例,中小微企业按最高标准60%进行返还,对于受关税影响较大的相关企业和重点行业领域范围,中小微和大型企业的返还比例分别提高至90%和50%;失业保险金标准从1760元/月上调至1980元/月,增强群众获得感。精准补贴提效能,推行技能补贴“证岗相适”模式,要求证书与持证人所从事的岗位职责直接关联,确保补贴资源精准用于提升实际技能,让失业保险基金的使用更精准、更高效。
流程再造减繁增效,打造便捷服务链。减环节实现“一次办”,打破业务壁垒,整合失业保险金申领与失业登记两项业务,申请人一次申请即可同步办结,办事环节减少50%。减材料推行“承诺办”,在稳岗返还“免申即享”基础上,对企业划型有异议的,实行“承诺制”先行享受政策、后续补充材料,借助数据核验简化流程,实现政策及时享、快落地。减时限做到“极速办”,依托大数据共享平台自动核验申请人信息,将失业保险金审核周期从法定10个工作日压缩至3个工作日内,让民生保障更快落实到位。优载体实现“直达办”,利用社保卡金融功能,将失业保险金和技能提升补贴直接发放到社保卡的金融账户中,实现了“申领—审核—发放”全流程自动化。
服务升级主动靠前,构建暖心保障圈。接诉即办快响应,整合12345热线、人社服务平台等渠道,建立线上流转、专人处置、24小时反馈机制,确保群众诉求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未诉先办防风险,通过系统数据筛查,主动识别扩岗补助申请失败或不符合条件的10余家企业,安排专人“一对一”指导排查问题,将服务前置、矛盾化解在萌芽。听诉纳谏促优化,通过企业座谈会、群众问卷等形式收集意见建议25条,将其作为流程优化的重要依据,建立服务持续升级的长效机制。
多维监管筑牢防线,守护基金安全门。自查强核验,依托全国信息查询比对系统及异地协查模块,每月核实领取失业保险金人员的省外参保情况,堵塞申领漏洞。协查严把关,引入第三方机构,对享受稳岗返还政策的企业开展经营状况及资金使用情况检查,问题企业整改合格后方可续发下一年度资金。违规零容忍,对企业及个人违规领取失业待遇的行为坚决追责,及时追回违规资金,严守基金安全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