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云南文山州组建12支银发人才专家团服务基层 晚霞灿烂桑榆间
196856597818276659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9-18

本报文山讯 (通讯员 文组轩)“没想到下个单,专家真的来到了家门口,不但免费帮我看了老毛病,还教了很多养生知识,心里踏实多了!”近日,在云南省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的集市上,一个特殊摊位格外热闹——这里不售卖商品,而是为群众提供健康义诊与心理辅导服务。这是麻栗坡县依托“兴边人才集市”,组织银发人才赴瑶乡“赶集”,将医疗服务送到群众家门口,前来就诊的王珍大娘对这项服务赞不绝口。

参与现场义诊的“银龄医师”徐天梅说:“猛硐乡地处中越边境山区,医疗服务资源相对不足。这次接单,就是想着用好自己多年的医疗工作经验,让群众就近看病。”

近年来,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着力加强银发人才队伍建设,通过精准建库、规范管理、搭建平台,构建全链条管理使用机制,引导离退休人才在服务民生、产业发展、关心下一代等工作中持续发光发热,为兴边富民注入银发动能。

在银发人才聚集上,文山州按照“统一管理、逐级建库、自愿参与、突出公益、精准使用、动态调整”原则,对各级各单位已办理退休手续的退休人才进行系统梳理,摸清底数、明晰结构,并发布银发人才招募公告,采取个人自荐、单位推荐、定向邀请等方式,吸纳了1536名有专业技术特长、身体素质好、热心公益事业的人才纳入银发人才库。同时,根据个人特点、专业技术和熟悉领域等,分类组建“银龄医师”“银龄教师”“银龄技师”等银发人才专家团12支,涵盖教育卫生、农业科技、文化艺术、法律等领域,并通过动态调整不断优化队伍结构,精准组建与基层需求相适应的银发人才队伍。

针对银发人才规范管理使用,文山州围绕人才特点梳理服务资源事项,推行“三单”服务机制,采取基层群众点单、主管部门派单、银发人才接单工作方式,依托乡镇“兴边人才集市”分店、村(社区)一站式服务中心等载体,收集群众在产业发展、民生服务等领域的需求事项清单,根据需求从人才库内精准选派专家人才接单,下沉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同步对基层服务事项进行清单化管理、项目化实施、销号式备案,全过程推进办理事项的“闭环”管理,确保银发人才服务质量。今年以来,全州共收集服务需求清单15份,涉及服务事项65项,开列服务事项清单7张,组织银发人才到基层开展技术指导、健康义诊、法律援助等服务活动31次。

为进一步挖掘银发人才“富矿”,文山州积极搭建多方平台,鼓励银发人才在建言资政、服务发展等工作中贡献智慧和力量,组织银发人才深入3个边境口岸开展调查研究,提出助力口岸经济发展意见建议20余条;依托人才库组建“银发宣讲团”9支,走村串寨开展党的创新理论、惠民政策、普法知识等宣传宣讲活动24期,2000余人次参与;推动州级银发人才到基层成立专家工作站11个,就近开展农业技术指导、健康义诊等活动。

建立健全关心关爱机制,做好银发人才服务保障工作,安排专人负责与离退休人才沟通联络,适时开展走访慰问和听取意见建议,关注需求并帮助解决问题,对到基层开展服务活动的人才,提供必要的交通工具、装备设施等保障,为银发人才发挥作用创造条件、提供便利。同时,注重正向激励,对发挥作用突出的银发人才和团队,优先作为各级各类评优评先推荐对象,营造关心和支持银发人才发挥作用的浓厚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