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广东开展机器人技能人才产教评培养试点 深化政企合作 加强资源协同
1957246626284199937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8-18

本报佛山讯 (通讯员 粤仁轩)近日,广东省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产教评一体化试点培训班开班。此次培训班通过强化企业与政府资源的深度协同,在佛山市顺德区率先开展机器人技能人才产教评培养试点,致力于探索一条高效、可持续的机器人运维技能人才培养路径,为工业机器人产业升级提供坚实的人才保障,同时助力解决青年就业问题。

加快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离不开技能人才支撑。当前智能制造产业面临较大的技能人才短缺挑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等关键岗位需求尤为突出,亟需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填补产业空缺。今年,广东省委、省政府提出要大力发展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印发《广东省推动人工智能与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若干政策措施》。围绕加强产业链技能人才队伍建设,7月,广东省人社厅等4部门印发《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聚焦企业技能人才培养使用需求,深化完善“企业出岗位、出标准、出师傅,学校出学生、出教师、出资源,政府出政策、出服务、出管理”的工作机制,打造产业、教学、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为劳动者特别是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提供初次就业、稳定就业、高质量就业和职业生涯发展全周期服务。

在此背景下,广东省、佛山市人社部门主动送政策、送服务,培育辅导工业机器人领域龙头企业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成为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探索合作开展产教评一体化(库卡机器人)试点培训班。

本次培训班认真贯彻落实人社部“技能照亮前程”工作部署,是《广东省深化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实施办法(试行)》出台后,首次在技能生态链企业探索实行“岗位需求+技能培训+技能评价+就业服务”四位一体人才培养模式。在岗位需求环节,前期由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结合自身的“定向委培”校企合作基础,把就业岗位清单发给有关合作高校和职业院校,并由企业最终筛选出100多名首期试点班学员。在技能培训环节,依托库卡学院落户顺德建立的工业机器人全生命周期实训平台及“双师型”课程体系,以及库卡“新匠星计划”在“理论—仿真—实训”方面一体化培养经验,设置机器人结构以及功能、机器人编程、机器人系统运维等课程,由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安排资深导师与行业专家全程指导,帮助各位学员全面提升工业机器人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切实增强就业竞争力。在技能评价环节,培训期满后,由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主导实施技能认证考核,向合格学员颁发企业认证证书,符合条件的按规定核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力争实现“一试双证”。在就业服务环节,培训考核合格的人员直接签订跟岗实习协议,学员毕业后形成劳动关系,真正实现“培训+就业”无缝衔接。培训费用采用政府补贴一部分、企业承担一部分方式解决,探索企业与政府技能人才培养合作新模式。

“我们将利用本单位的产品业务优势,促使通过产教评一体化培训的学员结业后既能入职核心生产企业,也能拓宽就业渠道至行业上下游全链条单位。”库卡机器人(广东)有限公司负责人介绍,凭借对库卡机器人产品的熟悉和扎实的岗位技能,学员入职后初始月薪约6000—6500元,较同行业平均标准高出10%—15%,真正实现职业发展与收入提升的双重突破。

广东省人社部门相关负责人介绍,接下来,将总结推广一系列典型经验做法和工作模式,深化产业需求、教学培养、人才评价衔接融通的技能生态链建设,把技能就业、技能增收、技能强企落到实处,实现产教评模式下的人才供需精准对接。

延伸阅读

2023年以来,围绕20个战略性产业集群发展对技能人才的迫切需要,广东创新开展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建设,推动行业龙头企业联合上下游企业、相关院校等建设以产业岗位标准为引领、院校人才培养为基础、技能人才评价为纽带的技能人才供应链,破解“有活没人干、有人没活干”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促进院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直达优质就业岗位。

目前,广东已遴选了171条产教评技能生态链,吸引了比亚迪、格力、小鹏汽车、库卡等一批制造业当家企业。今年6月,广东省人社厅从中选取了12条有代表性的技能生态链条,省市区人社部门三级联动,开展“一链一策”重点培育辅导,“一站式”解决企业问题和诉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