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山东威海以国际化视野推动技能人才培育创新升级 加强对外合作 深化产教融合
1950361414518464513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7-30

本报威海讯 (通讯员 王怀国)近年来,山东省威海市坚持以国际化视野推动技能人才培育创新升级,加强与日韩等合作,探索“引进—内化—提升—辐射”的技能人才培养路径,推动技能人才更好地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威海市文登技师学院连续两次获批世界技能大赛集训基地,威海市建成省级及以上技能平台载体17家,培育省级及以上技能人才309人,去年以来,新增高技能人才2.98万人。

立足技工教育国际化,激活工学一体改革新引擎。提升产教融合水平,走出去学经验,带领技工院校走出国门,与日本千叶大学、韩国东国大学等高校对接,学习借鉴把技工院校建在工业园区、教师与工程师身份无缝切换等先进做法,探索技工教育发展新路径。抓实训提技能,采取中韩院校共建、市区两级联建、重点企业创建模式,建设威海市公共实训基地和智能制造、汽车装备等4个校企实训基地,构建“1+4”技能人才实训体系,每年可培养高素质实操型技能人才1500余人,实现从院校到企业的“无缝衔接”。校联企促就业,指导3所技工院校与重点产业链60余家企业合作,分别牵头成立智能制造、装备制造、焊接加工等产教融合共同体,并开设30多个冠名班、订单班,推动人才共育和产学研合作,去年实习岗位数、毕业留威就业人数同比增长均超过10%。推动产教融合共同体与日本拓殖大学、韩国群长大学、三星重工等8所日韩校企合作,选送学生赴外实训。

立足人才活动国际化,拓宽技能人才交流新渠道。坚持将日韩技能人才培育模式本地化应用,承办首届中韩(山东)技能人才交流合作大会,推动技能人才培育国际化步入新发展阶段。汇聚合作资源,围绕技能人才从入校到实训再到入企的“全链条”培育,既邀请韩国5所一流技术技能类高校的校长、教授参加,又邀请市重点企业负责人到会对接,全力促成院校、人力资源机构、企业多方合作。搭建合作平台,精心谋划6个版块活动,深化校企合作,赋能产教融合。中韩院校校长、重点人力资源机构代表分组对接洽谈,为项目落地和后续长期合作奠定坚实基础。两国91名优秀师生在18个专业进行同台实操展示和技能交流,双方取长补短,促进技能提升。扩大合作成效,大会促成中韩各方在技能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实训等领域签订一系列合作协议。今年,威海技师学院、恒德技工学校等将组织200余名师生赴日韩开展短期研学、师资交流等项目,大会成效持续显现。

立足赛事活动国际化,打造技能人才培养新高地。致力于推动技能人才与行业前沿技术对接,在竞赛标准上向国际看齐,培养更多高素质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以赛为媒促提升。在47届世界技能大赛焊接项目中国代表队在市集训期间举办焊接竞赛,邀请世赛焊接项目首席专家及美、韩、澳、蒙等国家队选手同台角逐,近距离学习借鉴其先进理念、操作规程、实操细节,全方位启发技工院校推动教学模式改革与产教融合,促进竞赛标准向课程标准转化、竞赛训练方式向实训方式转化。对标国际育匠才。围绕先进装备与智能制造、医疗康养、新一代信息技术等重点产业发展需求,指导数控加工、健康和社会照护、网络安全等6个赛项在信息化管理、场地设施、评判标准等方面向国际标准看齐,带动相关专业水平提升,一批技艺精湛、服务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脱颖而出。

下一步,市人社局将在中韩技能合作基地建设、研学人员预科培训等方面先行先试。在院校端,推动技工院校成立国际交流机构,制定《校际合作项目管理办法》,拓展专业建设、课程开发、师资培训等领域合作。打造短期研学、康养实训等精品项目,每学期开展线上课程设计与实训管理交流,共建国际化课程体系。指导威海技师学院增设日语考点,探索跨境职业资格互认与人才引进。围绕八大产业集群,在技工院校新设医疗器械应用与维修、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等专业,定向培养实用型人才。在企业端,推动联桥集团等与海外机构合作,每年选派30名左右优秀学生赴日韩企业带薪研修,签订回国服务协议,推荐至电子信息、智能制造等领域重点企业担任技术骨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