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盐城讯 (通讯员 盐仁轩)近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坚持人才优先发展战略,通过精准引才、多元育才、暖心留才,持续加强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政策先行,精准引才。高技能人才是产业升级的核心动力,盐城市始终将其纳入人才工作整体布局。2015年以来,先后出台“515”人才计划、“黄海明珠人才计划”及新时代人才强市建设意见等系列政策文件,把“盐城工匠”等纳入高技能领军人才范围,享受“人才绿卡”等待遇。
2024年,推出“黄海明珠人才计划”2.0版本,创新采取“免申即享”模式兑现奖励,政策红利直达人才。对企业全职引进的高级技师,3年内给予每月2000元生活补贴;对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按国家和省资助标准1∶0.5配套支持;对省级以上技能大师工作室领办人、江苏大工匠等,按省奖励标准1∶1配套奖励;对世界、全国、省级技能大赛获奖选手及教练团队,按省奖励标准1∶1配套奖励。去年以来,已兑现发放高技能人才奖励资金近500万元。
多元赋能,本土育才。立足厚实的产业基础,为本土技能人才搭建多元化成长平台。在人才培养中,企业的主体作用被充分激发。鼓励企业结合自身发展需求,制定培养方案、开发特色课程,有计划开展自主培训。江苏悦达起亚汽车有限公司培养出以省首席技师吴猛为代表的数十名技能专家,企业自主研发能力显著增强。同时,支持企业与院校、科研院所共建校企合作共同体、公共实训基地等,让不同主体在人才培养中形成合力。目前,全市已建成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4个、省级高技能人才专项公共实训基地10个、省级校企联合实训中心7个。技工院校是技能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以江苏省盐城技师学院为例,近三年在市委、市政府支持下,投入超5亿元用于基建、超2亿元更新设备设施,办学实力大幅提升。通过将高级工班招生层次在中考统招中前移,有效提高生源质量。深化产教融合,围绕汽车、新能源等主导产业设置专业课程,推进工学一体化培养模式改革,打通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通道。
在全面推进技能人才培养的布局中,家政服务作为与民生福祉紧密相关的领域,同样成为培育重点。以“盐城家政”服务品牌建设为抓手,通过职技院校增设家政专业、举办技能大赛、论坛和风采展示活动等举措,系统推进家政行业高技能人才培育。全市累计新培育省级家政服务技术能手46人,全市家政技能培训获证4.79万人次,培养职业经理人350人,“盐城家政”品牌成为技能人才成长的沃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