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432020”计划,确定企业吸纳43万人以上、政策性岗位招录(聘)20万人以上、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20万人以上的目标
实施“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预计每年开发就业岗位6万个以上,促进不少于4万人实现就业创业
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技工院校89%的专业与省内外1500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平均每个专业服务7个行业企业,进一步增强技工教育对就业市场的适配性
改造建设1254个零工市场或服务专区,建成72个高校“乐业小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
本报郑州讯 (通讯员 侯晓玥)去年以来,河南省人社系统以“强政策、扩岗位、提技能、优服务”为主线,全面推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创业工作。今年以来,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率略高于上年度同期水平,有力保障了全省就业局势总体稳定。
政策赋能,构建就业保障“强磁场”。强化系统观念。发挥省就业促进和劳动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协调作用,明确各成员单位职责,构建起多方协同、多维推进的高质量充分就业格局。“提升就业服务保障能力”被列为2025年河南省十件重点民生实事之首,组织不少于3万名大学生开展就业见习,举办不少于5000场专场招聘会。强化政策供给。先后出台社保补贴、税收优惠等稳就业17条政策,以及支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13条措施,形成了涵盖吸纳就业、技能培训、担保贷款、税费减免等全方位政策体系。为18.2万名高校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补贴,1.6万名高校毕业生享受就业见习补贴。强化机制建设。建立重点项目和重点产业链企业包联机制、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机制,实施先进制造业带动就业行动,依托国有企业招收高校毕业生协调沟通机制、民营企业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协同监测机制,加强形势分析研判,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就业。
稳岗拓岗,打造就业岗位“蓄水池”。目标牵引扩容。实施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432020”计划,确定企业吸纳43万人以上、政策性岗位招录(聘)20万人以上、灵活就业和自主创业20万人以上的目标。在延续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农村教师特岗计划等项目基础上,开发增量项目,实施5000名“乡村振兴村级协理员”专项计划、“万名大学生助企服务”专项计划,拓展基层就业潜力。产业联动提质。充分发挥重点产业、重大项目对就业的促进作用,挖掘新技术、新产业、新职业带动就业潜力,在形成新质生产力中培育就业增长新动能,目前已归集各类企业就业岗位47万个。抓住科技变革、产业转型带来的新机遇,实施“人工智能+”高质量就业三年行动计划,预计每年开发就业岗位6万个以上,促进不少于4万人实现就业创业。创业生态扶持。设立150亿元创业投资引导基金,建成孵化体系,不断完善创业支持体系,全省开展创业培训31.1万人次,公布252家孵化基地,发放创业担保贷款109.1亿元,为毕业生创业提供全链条支持。
技能筑基,增强就业适配性。摸需求引方向。深入推进技能河南建设,聚焦重点产业链群发展需求,开展大规模全劳动周期、全工种门类的技能培训,引导培训跟着就业走。以举办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河南职业技能竞赛体系,促进高校毕业生等青年技能就业、技能成才。优培训建体系。落实“技能照亮前程”培训计划,持续深入实施重点群体技能培训专项,面向毕业年度普通高校学生、离校未就业毕业生等重点人群开展就业技能培训,75万人次高校毕业生参加职业技能培训。强实践促适配。开展10万就业见习岗位募集计划,今年以来,已募集4.5万个岗位,组织1.3万名大学生见习,积极提升岗位实践能力。通过优化技工院校布局与专业设置,构建校企合作平台,技工院校89%的专业与省内外1500多家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平均每个专业服务7个行业企业,进一步增强技工教育对就业市场的适配性。
服务助力,搭建就业帮扶“暖心桥”。织密网络,就业服务从“校门口”到“家门口”。打造以省级人才市场为引领、311家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机构为依托的服务体系,推进高质量充分就业社区建设,构建零工市场服务体系,改造建设1254个零工市场或服务专区,建成72个高校“乐业小站”,为高校毕业生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做强“职在河南”系列招聘品牌,打造“岗好豫见你”直播带岗品牌,广泛开展省青年人才市场专场招聘、城市联合招聘毕业生等活动,以招聘力度提升就业市场热度。2024年全年开展3851场招聘活动,发布143.7万个岗位,达成就业意向38.3万人。数字赋能,就业平台变“冷数据”为“热服务”。完善青年人力资源信息库,开发河南省高校毕业生就业信息平台,绘制就业地图,实现毕业生、岗位和就业等信息共享互通,基于AI用户画像与场景化需求,实现供需精准匹配与业务高效办理。推进高效办成高校毕业生就业“一件事”,实现11个事项一网通办。以人为本,就业帮扶既有“精度”又有“温度”。深化离校未就业毕业生“1131”服务,建立毕业生服务台账,指导人社服务专员“走进社区、见到本人、摸清意向、精准发力”,累计开展政策宣介27.4万人次、职业指导20.2万人次、岗位信息推介21.4万人次,8.6万名毕业生接受职业培训或参加就业见习。开展人社干部“一对一”结对帮扶困难毕业生行动,坚持“一人一策,一帮到底,不落一人”,确保困难毕业生对接联系到位、实名服务到位、权益维护到位、托底安置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