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广州打通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堵点难点 为新职业发展营造优质生态
1914850068893020161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4-23

核心提要

●推动数据库运行管理员等8个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牵头开展数据库运行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参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员等3个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并推动广州行业参与开发的轨道交通信号工等5个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发布

●广州市已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共500家,其中涉及新职业工种的评价机构109家,占比超20%

●截至目前,共有人工智能训练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24个新职业开展认定,累计认定23728人,为数字经济、健康服务等领域发展提供强大技能人才支撑

本报广州讯 (通讯员 穗仁轩)近年来,广州聚焦新兴领域新职业,从标准开发、机构备案、技能评价、技能竞赛等多个维度持续发力,以“六新”举措为抓手,打通新职业技能等级认定的堵点与难点,为新职业发展营造优质生态,助力新职业技能人才队伍建设。

标准“求新”,推动新职业标准“入目录”。广州积极面向新产业、新业态、新需求,持续推进新职业标准开发,完善职业体系。紧密围绕发展新质生产力,积极挖掘和培育新职业,推动新职业开发工作。截至目前,已推动数据库运行管理员、生活服务体验员等8个新职业纳入国家职业分类大典,牵头开展数据库运行管理员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参与建设工程质量检测员等3个国家职业标准开发,并推动广州行业参与开发的轨道交通信号工(城市轨道交通信号工)等5个职业的国家职业技能标准发布。充分向用人主体放权,大力支持企业特别是新兴行业领域企业、产教评技能生态链企业开发制定评价标准规范,形成适应新产业发展需求的评价体系,带动新兴行业技能人才培养成长。已备案用人单位评价机构和产教评技能生态链链主企业开发评价规范的达160家,涉及新职业评价规范14个。

备案“迎新”,搭建新职业认定“大舞台”。广州不断开拓思路,多措并举发动优质企业、技工院校和社会培训评价组织等机构备案新职业工种。开展“联动式”宣传,构建市区两级联动、全方位、多渠道的“一站式”服务体系,深入辖区内企业开展“送政策、送服务”活动,宣传讲解职业技能等级认定、补贴等政策,推动企业新职业工种备案。推动“清单式”备案,针对新职业工种,制定详细的备案材料清单,为机构备案工作提供清晰指引,便于评价机构准备材料,加快备案进程。提供“保姆式”服务,为有意愿备案新职业工种的评价机构开设培训班,“一对一”指导其撰写备案材料、熟悉评价工作流程,提升备案工作质效。广州市已备案的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机构共500家,其中涉及新职业工种的评价机构109家,占比超20%。

评价“推新”,推动新职业认定“结硕果”。广州在企业自主评价、院校评价、社会化评价等方面发力,推动新职业工种认定多点开花。为各类评价机构提供全方位评价指导服务,全面推动新职业工种评价。截至目前,共有人工智能训练师、老年人能力评估师等24个新职业开展认定,累计认定23728人,为数字经济、健康服务等领域发展提供强大技能人才支撑。依托产教评技能生态链自主评价,广东泰迪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链主企业开展新职业工种评价,发挥链主企业引领作用,推动形成新职业自主评价集群效应。推动新职业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通过召开座谈会、实地调研等,发动企业开展新职业工种特级技师、首席技师评聘工作。目前,广州累计评聘特级技师60名,其中人工智能训练师特级技师5名。在全国率先开展数字经济领域新职业“一试两证”技能人才评价,推动今日头条有限公司推行“组织一次考试,同时核发技能等级证书和企业认证证书”的新模式,确定了互联网营销师和对应企业认证证书互通互认。目前,今日头条有限公司“一试两证”评价已常态化开展,共评价1600人次,获证1228人次。

竞赛“促新”,助力新职业群体“展光芒”。广州大力开展以赛促训的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在各类新职业技能竞赛中喜获佳绩。首次参加广东省无人机应用技术职业技能大赛成绩优异,选派了8名选手参加无人机驾驶员、无人机装调检修工2个项目比赛,获得3金3银和2个优胜奖的佳绩,获奖率100%,获得金奖数占全省获得金奖总数的四分之三,获得金奖数及奖牌总数均居全省首位。组织开展广州市第十届产业人员职业技能竞赛并上新台阶。紧扣产业发展,设置含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网络与信息安全管理员等4个新职业工种共14个竞赛项目,共700多名选手参赛,产生了一等奖14名、二等奖26名、三等奖38名、优胜奖231名,全面带动业内练兵比武,持续为广州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技能人才支撑。指导各区、企业、行业有序开展市级二类竞赛。2024年,市级二类竞赛涉及64个职业(工种),其中包含互联网营销师、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等6个新职业(工种),有效推动各行业技能人才岗位练兵,为不断促进全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发挥积极作用。

补贴“助新”,立稳新职业认定“风向标”。落实广东省职业技能培训补贴政策,对符合条件的在穗劳动者按等级划分给予800—3600元不等的职业技能提升补贴。2024年,广州以就业、产业和社会紧缺急需职业为导向,共开展新职业相关补贴性职业技能培训661人次、发放补贴资金121.755万元。其中,对包括建筑信息模型技术员、工业机器人系统运维员等新职业共67个紧缺急需职业(工种)实施差异化补贴标准,凡取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职业技能等级证书三级(高级工)以上的可按相关补贴标准上浮最高达30%。

技术“赋新”,跑出新职业认定“加速度”。2024年以来,广州市人社局积极谋划、主动作为,大力推进“人工智能+”行动,试点使用AI一体化服务平台,以AI检测报考匹配性、审核考生资料、开展辅助评分,极大简化了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流程,为职业技能等级认定摆脱了人力、物力、财力的限制,实现在同等资源条件下加大社会化评价服务供给。经统计,全市累计认定人工智能训练师4854人次。其中,2024年以来全市认定“人工智能训练师”4622人次,而2023年仅73人次。“人工智能训练师”技能人才实现井喷式增长,为“数字广州”建设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