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杭州市余杭区打造博士后工作站创新引擎 为企业“强脑”赋能
1914118804359634946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4-21

本报杭州讯 (通讯员 吴继日 叶晨莺)近年来,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以博士后工作站建设为主抓手,精准对接以杭州“六小龙”之一强脑科技为代表的科技创新企业需求,通过政策引导支持、人才引进培养、成果转化应用、完善创新生态,为全区科技创新企业提供全链条、深层次的人才支撑与智力支持。目前,全区已建设博士后工作站46家,其中国家级6家,累计培育博士后800余名。

筑牢平台基石。强化政策支持。出台卓越博士后“黄金十条”政策,涵盖科研成果转化、创新创业、生活补贴、人才认定等方面,可给予个人最高238万元生活住房补贴,最大限度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优化设站布局。聚焦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等未来产业,重点面向高校科研院所、标志性产业链重点企业,梳理摸排平台建设需求,加快在新兴产业布局博士后平台。截至目前,余杭区内已有超过40家高新技术企业在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数据科学等领域设立博士后工作站,吸引超过800名博士后参与前沿研究,直接带动相关产业技术革新。广纳创新英才。依托余杭国家级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及人才猎头等招引优质博士后,动员省内外企事业单位、社会组织和个人参与博士后招收引荐工作,近两年累计引进博士后500余人。组织博士后工作站企业前往北京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湖大学等国内知名高校,开展8场博士后专项招聘活动,收到简历500余份,近60人成功签约或达成签约意向。

优化服务保障。成立博士后服务管理小组,通过“一对一、手把手”的个性化指导模式,全程护航博士后相关工作。重点梳理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制定拟设站企业名录,提供政策指导、项目评估及申报推荐、资金规范使用等多项个性化服务,缩短强脑科技等企业建站周期50%以上,累计服务企业90余家(次)。加强高层次人才服务保障体系建设,经常性开展博士后创新创业大赛指导、联谊会、运动会等活动,服务博士后职业发展,提升博士后的归属感和凝聚力。完善“余省心”平台政策兑现服务,聚焦博士后工作、生活、创新、创业的不同阶段,持续推动博士后政策“即申即享”,2024年度余杭区兑现博士后培育补助达1亿元。

突出产研融合。加强产学研合作。联合良渚实验室、湖畔实验室、天目山实验室、杭州北航国际创新研究院等区内创新研究平台和高校院所,打造教育科技人才“三位一体”机制,创新以场景为牵引、企业需求为核心的博士后培育机制,围绕余杭产业发展需求,制定博士后课题,实现关键核心技术突破。如阿里巴巴达摩院博士后张建鹏研发的AI癌症诊断模型,已惠及600万人次,并在2家医院进行公益试点。强化项目驱动。坚持以项目引领加速科研成果落地,充分借助杭州市博士后科创精英赛、“创客天下”等创新创业大赛以赛引才、以赛聚才。2024年,余杭区博士后工作站人员获国家级科研项目配套、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10项,承担重大科技项目2项;获省级科研项目配套、博士后科学基金资助16项,累计取得的科研成果达200余项。加速成果转化。推进公共服务平台建设,招引集聚国际知名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省数据知识产权登记中心等第三方优质中介服务机构,做优“概念验证—小试中试—产业化”全链条,助力打通博士后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