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玉溪讯 (通讯员 玉组轩)曾任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童医学中心儿内科主任的鲁萍教授,每周五都会开车往返于云南省昆明市和玉溪市之间。作为玉溪市人民医院首批签约的“银龄医师”之一,她的到来,不仅让被身高发育问题困扰的孩子和家长在“家门口”就看上了“老专家”,而且她带领玉溪市人民医院营养科团队首次开展了生长激素激发试验等检查项目,逐步带起了一支更有战斗力的医疗团队。
去年12月,玉溪市针对卫生健康系统人才总量不足、高层次人才和基层优质医疗资源缺乏的现状,以实施“银龄医师”行动为抓手,通过分层分类、高效精准靶向引才,吸引省内外退休医疗人才到各级公立医疗卫生机构服务,带动市医疗服务能力和水平整体跃升。
分层分类,靶向定需。聚焦群众看病就医突出问题、学科建设短板弱项、人才带培需求,组织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梳理排查引进“银龄医师”的专业需求、岗位设定、专家类别、职称条件、引人方向等具体内容,制定“银龄医师”引才计划。其中,市级医疗卫生机构主要引进市外省外高级职称以上退休医疗卫生人才;县级医疗卫生机构按照高级职称人才占比不低于20%的原则,引进区外市外中级职称以上退休医疗卫生人才;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由各县(市、区)统筹引进辖区内具有相应资质的退休医疗卫生人才。截至3月底,玉溪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共引进“银龄医师”347人,涉及儿内科、消化内科、妇产科、中医科、泌尿外科、神经内科、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皮肤科等多个领域。
外引内聚,多维揽才。一方面,主动走出去挖,依托友情乡情引。以高等医学院校、对口合作医院或老干活动中心等银龄人才密集领域为重点,带着需求、带着政策走访宣介。鼓励医疗机构退休专家积极推荐辖区外符合条件的亲友同门,利用其资源确定一批符合需求及引进条件的“银龄医师”目标人群。同时,常态化开展玉溪籍在外人才联络服务,对退休或即将退休的医疗卫生人才进行全面梳理,通过勤联络、常走动,强化亲情纽带,利用合作建站、“候鸟+”等引才模式,吸引玉溪籍在外退休医疗卫生人才回家乡执业、回乡旅居养老发挥余热。另一方面,盘活存量,带动增量。动态摸排全市各级医疗卫生单位近5年内退休的专业技术人才,建立市级“银龄专家库”,目前在库专家614人。在此基础上,围绕服务城市医疗集团、医共体建设,返聘和柔性引进高级职称退休医疗卫生专家526名,以组团帮扶、对口支援等方式,不定期到各乡镇(街道)卫生院坐诊,推动优质医疗资源下沉基层,使基层群众足不出乡就能享受到“银龄医师”的服务。
一事一议,贴心保障。采取“一院一策”“一事一议”等模式,下放引才自主权,充分发挥医疗卫生机构主体作用。对高层次、急需紧缺专业或其他特需“银龄医师”实行“一事一议”,根据专家的需求“量体裁衣”制定政策。对入选国家级或省级人才项目、获得国家级或省级人才奖项的高层次“银龄医师”,按照每人每年最高10万和6万的标准分别给予生活补助,同时探索符合“银龄医师”特点、体现行业技术劳务价值的薪酬制度。统筹卫健、人社、科技等部门资源力量,协调做好“银龄医师”多点执业、科研服务、家属随行安置、人文关怀等服务,让人才安心、安身、安业。
“‘银龄医师’的引入,为玉溪输入了先进的医疗技术和宝贵的临床经验,使许多原本计划前往外地就医的患者选择留在本地接受治疗,不仅减少了患者异地求医之苦,也助力医疗事业跑出‘加速度’。”玉溪市卫健委副主任师琼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