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江苏淮安 推动产业科技人才协同联动
1910145713400995842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发布日期:2025-04-10

本报淮安讯 (通讯员 沈雪娇 刘智伟)近期,江苏省淮安市出台“产业科技创新高地18条”等科技人才政策,大力实施高水平创新人才引进培育行动,通过产业、科技、人才政策协同、工作联动,推动产业创新与人才发展深度融合、互相促进。

产才同引加速人才集聚。聚焦传统产业强链、短板产业补链、优势产业延链,推动科技招商与人才招引同步开展,“打包引进”优质科创项目和优秀人才。丰富人才项目引进方式,探索“以赛代评”“以投代评”,举办创新创业大赛,通过城市分站赛和高校专场赛,吸引千余个人才团队报名参赛,组织产业“智库”、产投基金、投融资机构参与项目研判遴选,获奖项目落地可免评审纳入“淮上英才计划”,获得资金资助和投贷支持。累计招引落地“精英团队”创业项目78个,“小而美”人才创业项目301个,产业人才集聚度显著提升。

多元培育做强创新主体。聚合产业、科技、人才等多部门资源力量开展共同培育,打造政策集成、服务贯通的政策工具箱,追踪具有自主核心技术、持续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科技人才项目,在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创新载体搭建、科技计划项目立项、人才引进培育等方面给予集成支持、精准帮扶。给予企业每年最高80万元研发经费补贴、最高500万元的科创平台建设奖励,给予企业创新人才最高35%的薪酬补贴,增强企业引才积极性和创新动能,76名人才获批薪酬补贴。在科教产业园建设项目路演中心、研发孵化中心、中试转化中心、生活服务中心等服务平台,以优质配套服务为人才创新降本增效。

校企协同实现共享共赢。深化校企协同创新,大力支持校地校企共享资源、交流合作,建成东南大学国家技术转移淮安中心、南京理工大学盱眙产学研合作基地、淮安产业技术研究院等一批高能级平台,推动共建院士专家(企业)创新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实验室等研发载体67个,孵化产学研合作项目341个,营造合作开放、资源共享的创新生态。积极推动高校院所与企业开展人才交流,互相选派科技镇长团、产业教授、科技副总兼职开展科技服务,建强校企资源互通共享、人才共育共用的“桥梁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