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雅安讯 (通讯员 任耘桥)近年来,四川省雅安市名山区大力实施“三乡”人才培育工程,通过育好“原乡人”、召唤“归乡人”、吸引“新乡人”,激活乡村人才振兴“一池春水”。
挖掘培育“原乡人”。精心编制需求目录,将农技人员、带头致富人等纳入“新农人”人才库,累计动态入库145人。推进省级乡村振兴技能人才培训基地建设,采取“示范中心+乡村振兴学院+新型职业果蔬农”培育模式,特设“万亩粮农”等培训班,组织开展“金惠工程·乡村振兴”等培训17期,培育新型职业农民3000余人次。
感召优待“归乡人”。实施“归雁计划”,分级分类建立乡贤人才库,设立人才入乡工作站3个,定期发布岗位招聘、政策支持、创业就业项目等机会清单,量身定制创业补贴等“政策礼包”。目前,全区358个农民专业合作社90%以上由乡贤创办。常态化开展“农民工归乡、能人返乡、大学生回乡”创业活动,创新设立“新农人”发展资金,根据经济贡献等方面成绩,累计兑付支持激励奖补5万元。
用活用好“新乡人”。开展企业“千企帮千村”行动,出台培训管理、经费补贴、成果转化、保障服务“暖心四条”乡村产业人才激励措施,探索“部门+乡镇+新农人”结对帮扶机制,选聘36名民营企业家到村担任乡村振兴“名誉村书记”“发展顾问”,32名创新科研型人才到村领办产业,开展产学研究、技术服务和成果转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