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平度讯 (通讯员 徐云栋)近年来,山东平度市充分发挥技师学院、职教中心等一批优质教育阵地作用,加大与各类企业合作力度,构建“毕业即入职”成长快车道,培养适合企业发展需要的技能人才。
“订单+点菜”,实现精准教学育才。拓展校企合作切口,建立学生入校“点菜”与企业定向“下单”培养模式。学生入校“点菜”,即根据学生兴趣、擅长领域、就业需求等,按照电气技术、机械加工、汽车服务、计算机信息、现代服务、财经商贸等6大专业群35个培训方向进行细化分类、因材施教,并对应送往企业“订单班”与“实训中心”专门提升。企业定向“下单”培养,即通过与一汽大众、中国中车、北京新风航天装备等200多家优质企业建立深度合作联系,根据企业近年来技术人才需求,小班制设立定向培养“订单班”,学生入校就可接受与企业生产标准一致的专业知识学习、技术培养和帮带实习,确保毕业无需试用实习即符合入职标准。
“实景+实战”,实现沉浸培养育才。创新实践校企双基地模式,与德中智能制造、三利泵业等企业建立高技能人才孵化基地、智能制造三利学院等10多个实景式生产实训培养阵地,同步建立起企业标准生产线,真正实现了“学院即工厂”“教室即车间”。同时,与德国汉斯赛德尔基金会、青岛农业大学、青岛海信集团等50多家教育机构、大学院校、优质企业建立“双元制”合作“朋友圈”,组织在校相关专业学生、订单班学生参与研学交流和实际生产现场锻炼。建立“迷你商业街”,鼓励在校学生以“开店”方式锻炼学习的一技之长,以“营收”方式提升钻研技能的热忱。
“理论+实践”,实现立体教学育才。创新采用“双导师”教学机制,即院校教师负责教授学生基础性的理论和专业知识,由“订单班”企业等选派专业管理人员、技术专业人员、有10年以上行业经验的一线人员等定期到订单班进行深度实践授课,让在校学生更能准确把握最新行业标准和就业需求。创新搭建企业驻校工作站,以企业标准生产线为基础,不定期邀请各领域企业师傅入校培训,与企业共同设立技术攻关课题,扩大了在校学生与一线从业者的接触、学习甚至是共事的时间,有效打造“按需育才、上门送才、助企留才”新格局。2021年以来,通过校企合作模式,已有4900多名学生踏出校门即就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