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培养体系 育才添“质”提“能” ——营口技师学院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1744901437987590146
发布日期:2024-01-10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在辽宁省营口市,有这样一所技师学院--近年来,它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省级众创空间,并于2022年入选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建设院校;学院师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1人获得国家级竞赛三等奖,1人获得省级竞赛三等奖;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8%,很多毕业生被推荐到营口、大连、葫芦岛,北京,福建厦门,广东广州等地的60余家企业就业,且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这就是营口技师学院,办学66年来,学院累计培养技能型人才5万余人,近年来更是不断提档升级,交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亮眼成绩单。

组建“教学工厂”

注重人才全面培养

寒冬季节,营口技师学院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在一座座类似厂房的建筑里,学生们有的正在无人机、港口机械实训场操作手柄,有的在钳工实训场切割零件,还有的直接钻进了汽修实训场的新能源汽车中,跟着老师学习汽车构造……

“学院建设了高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营口技师学院副院长宣利宏介绍,学院拥有实训场地面积达2.3万平方米,配备与开设专业相对应的生产型实训设备共计1651台(套),可供数控加工、3D打印、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烹饪、美容美发与造型、中药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共计3500人同时在此实训。

营口市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渤海翼”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城市。这座因河而生、向海而兴的百年港城,汽保、石化、物流、乐器制造、钢铁及深加工产业发达,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赋能当地产业发展,营口技师学院积极邀请当地的技能大师、技术能手入驻学院“教学工厂”,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每一个零件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公差,才能让不同零件相互配合……”在实训中心内,车工实习指导教师季春福这样叮嘱学生们。学生们在他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拆分和组装着零件。

“季老师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都相当丰富。在2023年营口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十二届教师暨第十六届学生技能大赛中,季老师顺利斩获教师组普通车工项目一等奖。”宣利宏介绍,“季老师把在企业一线多年累积的丰富经验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很多学生就业后很快成为了岗位骨干。在他的指导下,先后有多名青年教师在省、市技能竞赛上获奖。”

营口技师学院还建立技能大师工作站,邀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郑伟强等技术能手向学生分享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新发展动态,帮助学生扎实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发展需求。

深化校企合作

创新教学实践形式

“顶岗实习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我了解到所在专业有着很不错的发展前景,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谈到近几个月来顶岗实习的成果,营口技师学院19级机械系学生战政汶表示。

营口技师学院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

在学生完成基本教学和基础技术课程后,营口技师学院将学生输送到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制造安装公司、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营口庆营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等11家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后可获得报酬。这一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层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助力企业破解缺工问题。

针对部分学生不能胜任所学专业对应岗位的问题,营口技师学院还与对口企业根据学生学习成绩、个人意愿、家庭情况等因素,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岗位,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顶岗实习让孩子有机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也为我们家庭减轻了经济压力。”营口技师学院19级机械系学生侯佳成的父亲对女儿的实习很支持。

营口庆营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企管部部长付晓庆表示:“我们对营口技师学院的学生很满意。他们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也熟悉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

“下一步,学院将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资源库、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增强技能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营口技师学院副院长邹斌表示。

首页 综合动态
完善培养体系 育才添“质”提“能” ——营口技师学院技能人才培养成效显著
1744901437987590146
发布日期:2024-01-10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在辽宁省营口市,有这样一所技师学院--近年来,它先后被评为国家级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辽宁省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辽宁省省级众创空间,并于2022年入选全国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第一阶段建设院校;学院师生在各类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1人获得国家级竞赛三等奖,1人获得省级竞赛三等奖;学院毕业生就业率达98%,很多毕业生被推荐到营口、大连、葫芦岛,北京,福建厦门,广东广州等地的60余家企业就业,且成为企业的骨干力量。这就是营口技师学院,办学66年来,学院累计培养技能型人才5万余人,近年来更是不断提档升级,交出了技能人才培养的亮眼成绩单。

组建“教学工厂”

注重人才全面培养

寒冬季节,营口技师学院内却是一派热火朝天。在一座座类似厂房的建筑里,学生们有的正在无人机、港口机械实训场操作手柄,有的在钳工实训场切割零件,还有的直接钻进了汽修实训场的新能源汽车中,跟着老师学习汽车构造……

“学院建设了高级技能人才公共实训中心,为学生提供了相对应的实践教学环境,帮助学生掌握实际操作技能,满足现代企业的需求。”营口技师学院副院长宣利宏介绍,学院拥有实训场地面积达2.3万平方米,配备与开设专业相对应的生产型实训设备共计1651台(套),可供数控加工、3D打印、新能源汽车检测与维修、无人机应用技术、烹饪、美容美发与造型、中药等多个专业的学生共计3500人同时在此实训。

营口市是辽宁沿海经济带“渤海翼”组成部分,也是国家“一带一路”战略节点城市。这座因河而生、向海而兴的百年港城,汽保、石化、物流、乐器制造、钢铁及深加工产业发达,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势头强劲。为培育德技并修、技艺精湛的技能劳动者和能工巧匠,赋能当地产业发展,营口技师学院积极邀请当地的技能大师、技术能手入驻学院“教学工厂”,充分发挥“传帮带”作用。

“每一个零件都不是独立存在的,所以一定要控制好公差,才能让不同零件相互配合……”在实训中心内,车工实习指导教师季春福这样叮嘱学生们。学生们在他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拆分和组装着零件。

“季老师的教学经验、实践经验都相当丰富。在2023年营口市中等职业学校第十二届教师暨第十六届学生技能大赛中,季老师顺利斩获教师组普通车工项目一等奖。”宣利宏介绍,“季老师把在企业一线多年累积的丰富经验手把手地教给学生,很多学生就业后很快成为了岗位骨干。在他的指导下,先后有多名青年教师在省、市技能竞赛上获奖。”

营口技师学院还建立技能大师工作站,邀请国家电网有限公司高级工程师郑伟强等技术能手向学生分享行业新工艺、新技术、新设备的新发展动态,帮助学生扎实学习和掌握新的技能,以适应不断变化的职业发展需求。

深化校企合作

创新教学实践形式

“顶岗实习不仅培养了我的实际工作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还让我了解到所在专业有着很不错的发展前景,更加明确了自己的职业规划。”谈到近几个月来顶岗实习的成果,营口技师学院19级机械系学生战政汶表示。

营口技师学院积极建设校内外实训基地,深化校企合作的持续发展机制,形成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互惠双赢的良性循环。

在学生完成基本教学和基础技术课程后,营口技师学院将学生输送到中国水利水电第六工程局制造安装公司、东北钢琴乐器有限公司、营口庆营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海尔集团等11家对口企业进行顶岗实习,学生完成一定的生产任务后可获得报酬。这一模式让学生在真实的生产过程中对专业知识和技能有更深层的认识,养成良好的工作态度,为今后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同时也助力企业破解缺工问题。

针对部分学生不能胜任所学专业对应岗位的问题,营口技师学院还与对口企业根据学生学习成绩、个人意愿、家庭情况等因素,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实习岗位,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和兴趣。

“顶岗实习让孩子有机会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应用所学的知识,也为我们家庭减轻了经济压力。”营口技师学院19级机械系学生侯佳成的父亲对女儿的实习很支持。

营口庆营石油化工设备有限公司企管部部长付晓庆表示:“我们对营口技师学院的学生很满意。他们的理论知识扎实、实践操作规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强,也熟悉相关岗位的能力要求。”

“下一步,学院将结合地区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调整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积极拓展校企合作资源库、深化校企合作,不断增强技能人才培养的实用性,推动学校与企业共同发展。”营口技师学院副院长邹斌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