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青岛:求职我先知 就业我先行
1744898023375343618
发布日期:2024-01-10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指导活动1051场次,服务求职者39万人次……2023年以来,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山东省青岛市人社局多措并举,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明确职业目标、提升自身能力,实现科学精准就业。

课堂+赛场

引导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赵自强自小罹患疾病,但他满怀对学术的热爱、对梦想的期待和对社会的感恩。在第九届青岛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现场,他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秀的项目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与职业的高度匹配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虽然行动不便,但我相信只要明确职业目标,即使步履艰难,我也会勇毅前行。”赵自强说。

为丰富青年求职经验,青岛市人社局连续10年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赛促教,报名参赛的人数从最初的500人增加到2.5万人。选手围绕主题陈述、职业情景剧模拟、现场答辩等环节进行比拼,对各自的性格测试、职业测评、职业目标进行充分探索和体验,从而明确未来职业生涯道路和就业方向。

此外,每年9月,青岛市人社局还会通过现场授课或线上课堂方式,面向在青岛高校的大一新生开展职业规划“开学第一课”,宣传推介人才政策和优质企业,引导学生对未来早规划、早打算,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

为加强职业指导服务的科学性、精准性,青岛市面向全市高校就业部门、知名企业人事部门、重点人力资源机构招募了100名职业指导专家,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高、服务能力强的职业指导师队伍,为求职者提供职业诊断、政策咨询、职业测评、创业指导等服务。

实训+实习

将零距离职业指导进行到底

为提升青年就业能力、帮助其深入体验职业环境,青岛市人社局联合在青岛高校,组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到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青岛分所进行研学交流。2021年本科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的张静涵,用不到2年的时间从一名实习生成长为审计助理。如今,她已能从容承担项目任务。

这是青岛市开展“三进”服务的一个缩影。针对多元化的就业服务需求,青岛市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坚持按需供给、精准服务,推动职业指导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选取市内120余家研究生实习基地和1300余家见习基地,开展“别样青岛·遇见你”青游记研学体验活动,让不同专业大学生体验重点产业的职场实景,搭建大学生求职桥梁,实现与企业HR面对面交流。2023年,全市共为1.1万名大学生提供入企实训服务。

此外,青岛市人社局将职业指导服务与“社区微业”建设相结合,将各社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进行编号,建立就业人才服务专员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之间的一对一联系,直至服务对象实现就业创业后销号。

“我们还开展了实习实训助就业、‘名校师生青岛行’等活动,搭建了全国首个青年实习实训公共服务平台,为来青岛创新创业的研究生发放住房补贴和一次性安家费,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的单位给予见习生活补贴。”青岛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青岛市还相继建成了创业总部和人才赋能中心,常态化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创业辅导、项目路演、风投创投、猎聘配置、融资支持等全维度服务。

线上+线下

实现职业指导科学化精准化

在位于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的 198大学生流动服务站青岛总站的自助查阅区,既有可自助查看政策的电子书、搜索岗位信息的平板电脑,也有热情的工作人员递上现磨咖啡,书架上还有各类求职指导书籍……青岛市人社局依托该平台,整合职业介绍、职业规划设计、职业素质测评、求职能力提升等9项指导服务,实现招才引智与跟踪指导服务的有效衔接,打造高校毕业生来青岛对接服务“第一站”。

近年来,青岛市人社局整合就业、人才职业指导线上服务系统,打造全市一体的人力资源互联中心,开辟就业指导服务专区,提供职业测评、课程培训等公益性服务;开设“职海无忧·逐梦启航”职业指导服务课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服务需求,定制化开展职业指导公益直播课。

同时,青岛市举办“青岛人社·云端直播会”职业活动,联合青岛电视台等专业化媒体,推出直播探企、专家辅导、学生访谈等直播课程100余期,累计播放人次超过30万;线下充分发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作用,推动职业指导与招聘服务相结合,打造市区镇街多级联动的职业指导服务模式,先后建成43个职业指导工作站,推动职业指导服务下沉落地。

首页 综合动态
山东青岛:求职我先知 就业我先行
1744898023375343618
发布日期:2024-01-10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全市开展各类职业指导活动1051场次,服务求职者39万人次……2023年以来,为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山东省青岛市人社局多措并举,帮助高校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明确职业目标、提升自身能力,实现科学精准就业。

课堂+赛场

引导学业规划与职业发展

中国海洋大学学生赵自强自小罹患疾病,但他满怀对学术的热爱、对梦想的期待和对社会的感恩。在第九届青岛市职业生涯规划大赛决赛现场,他以扎实的专业知识、优秀的项目实践能力、综合能力与职业的高度匹配获得了评委的一致认可。

“虽然行动不便,但我相信只要明确职业目标,即使步履艰难,我也会勇毅前行。”赵自强说。

为丰富青年求职经验,青岛市人社局连续10年举办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大赛,以赛促教,报名参赛的人数从最初的500人增加到2.5万人。选手围绕主题陈述、职业情景剧模拟、现场答辩等环节进行比拼,对各自的性格测试、职业测评、职业目标进行充分探索和体验,从而明确未来职业生涯道路和就业方向。

此外,每年9月,青岛市人社局还会通过现场授课或线上课堂方式,面向在青岛高校的大一新生开展职业规划“开学第一课”,宣传推介人才政策和优质企业,引导学生对未来早规划、早打算,思考未来的职业方向。

为加强职业指导服务的科学性、精准性,青岛市面向全市高校就业部门、知名企业人事部门、重点人力资源机构招募了100名职业指导专家,打造了一支专业素质高、服务能力强的职业指导师队伍,为求职者提供职业诊断、政策咨询、职业测评、创业指导等服务。

实训+实习

将零距离职业指导进行到底

为提升青年就业能力、帮助其深入体验职业环境,青岛市人社局联合在青岛高校,组织高校毕业生等青年群体到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青岛分所进行研学交流。2021年本科毕业于青岛科技大学的张静涵,用不到2年的时间从一名实习生成长为审计助理。如今,她已能从容承担项目任务。

这是青岛市开展“三进”服务的一个缩影。针对多元化的就业服务需求,青岛市聚焦高校毕业生等重点群体,坚持按需供给、精准服务,推动职业指导进企业、进社区、进校园;选取市内120余家研究生实习基地和1300余家见习基地,开展“别样青岛·遇见你”青游记研学体验活动,让不同专业大学生体验重点产业的职场实景,搭建大学生求职桥梁,实现与企业HR面对面交流。2023年,全市共为1.1万名大学生提供入企实训服务。

此外,青岛市人社局将职业指导服务与“社区微业”建设相结合,将各社区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进行编号,建立就业人才服务专员和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失业人员之间的一对一联系,直至服务对象实现就业创业后销号。

“我们还开展了实习实训助就业、‘名校师生青岛行’等活动,搭建了全国首个青年实习实训公共服务平台,为来青岛创新创业的研究生发放住房补贴和一次性安家费,对吸纳高校毕业生参加见习的单位给予见习生活补贴。”青岛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此外,青岛市还相继建成了创业总部和人才赋能中心,常态化为有创业意愿的大学生提供创业辅导、项目路演、风投创投、猎聘配置、融资支持等全维度服务。

线上+线下

实现职业指导科学化精准化

在位于崂山区金家岭街道的 198大学生流动服务站青岛总站的自助查阅区,既有可自助查看政策的电子书、搜索岗位信息的平板电脑,也有热情的工作人员递上现磨咖啡,书架上还有各类求职指导书籍……青岛市人社局依托该平台,整合职业介绍、职业规划设计、职业素质测评、求职能力提升等9项指导服务,实现招才引智与跟踪指导服务的有效衔接,打造高校毕业生来青岛对接服务“第一站”。

近年来,青岛市人社局整合就业、人才职业指导线上服务系统,打造全市一体的人力资源互联中心,开辟就业指导服务专区,提供职业测评、课程培训等公益性服务;开设“职海无忧·逐梦启航”职业指导服务课程,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大学生的服务需求,定制化开展职业指导公益直播课。

同时,青岛市举办“青岛人社·云端直播会”职业活动,联合青岛电视台等专业化媒体,推出直播探企、专家辅导、学生访谈等直播课程100余期,累计播放人次超过30万;线下充分发挥各级人力资源市场作用,推动职业指导与招聘服务相结合,打造市区镇街多级联动的职业指导服务模式,先后建成43个职业指导工作站,推动职业指导服务下沉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