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兰溪讯 (通讯员 兰仁轩)2023年以来,浙江兰溪市严格把控建筑领域开工“预防关”、施工“协作关”、验收“核查关”,着力培育全周期、全流程、全方位、全覆盖工伤管理全链条服务新模式,促进工程建筑领域高质量发展。
严把开工“预防关”,坚持先参保、再开工原则。摸底全市在建项目的参保情况,把切入口瞄准工程建设管理前端,强化在建项目安全运行规范,将工伤保险参保设为取得施工许可证和安全生产许可证的必要前置关,督促施工单位张榜公示。2023年以来,向建筑工地发放宣传手册12000余份,项目工伤保险参保人数达45120人。
严把施工“协作关”,强化事中后台监管。五部门联合下发《兰溪市工程建设领域工伤保险专项整治重点工作任务的通知》。坚持所有在建项目工伤预防资料及时共享、所有建筑工伤预防要求统一发布、所有建筑工伤预防行动统一统筹推进、所有建筑工伤事故信息定期互通,每月主动收集住建、交通、水务行业主管部门新开工项目信息,及时更新在建项目数据库。各部门数据比对筛查出未参保项目,15日内未办理参保手续,推送信息至业务主管部门,按未落实保证工程安全施工具体措施予以发函提醒、及时处置。2023年以来,共召开9次全市联席会议,发出49份提醒函督促施工单位限期整改,现均已整改到位。
严把验收“核查关”,倒逼企业主动履职。在建筑项目验收阶段,采取交叉检查、委托第三方审计等方式对建筑项目工伤参保情况逐一摸排,把参加工伤保险情况列为验收指标之一。依托“阳光工伤云”大数据平台,探索云分析工伤案件发生数量、发生类别、职工伤残等级和工伤基金支缴比,建立工伤风险评价指数模型,全面掌握建筑领域工伤高发施工单位30余家。2023年以来,共开展联合督导10次,走访红色预警单位15家,约谈驻项目负责人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