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03年到2023年,河北省沧州市年创业担保贷款发放量从34万元发展到如今的43.3亿元,增长12735倍,累计扶持创业人数3.2万人次,累计带动就业10.3万人次。
20年间,沧州市人社局把创业担保贷款工作作为重要的民生工作,始终秉持“以创业带动就业,促进高质量发展”的理念,充分发挥创业担保贷款“造血式”助创业促就业功能,切实解决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就业创业问题,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
提质扩面——创贷有广度
“20年前,我大学毕业后北漂了一段时间,后来决定还是回到沧州创业。在沧州,每一次企业发展的关键时刻,政府的创贷政策就如‘及时雨’,助力我们企业发展壮大。”日前,河北悦美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陈勇说。在创业过程中,他连续三次享受了创贷政策支持,为公司获取了足够的发展动力。
为提高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覆盖面,沧州市人社局联合财政局等部门,以及邮储银行等多家金融机构,加大对贷款政策的专题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政策的透明度,形成了“政府搭台、金融护航、全民创业”的良好创业环境。截至目前,沧州市创业担保贷款发放合作银行增加至28家,让创业者贷款更有主动权。
20年间,沧州市的创业担保贷款帮扶对象、范围不断扩面,从起初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到助力重点群体就业创业,再到服务全社会创业者,实现了服务对象全覆盖。
在贷款额度方面,沧州市创业担保贷款额度由2003年的2万元陆续提高至2022年的20万元;合伙经营的,贷款额度由2003年的最高10万元,提高至130万元;小微企业申请创业担保贷款的贴息额度也由2003年的100万元逐步提高至300万元,为无数创业者提供了澎湃的资金动能。
沧州市人社局优化创业担保贷款经办流程,实施全市区域内互通式反担保确认;实施全市创业担保贷款担保基金额度市级统筹;创新推进采取“自然人+贴息”创业担保贷款模式;实施自主创业军转干部申请创业贷款免担保;实现担保机构经办银行分比例共同承担贷款逾期风险;提高高校毕业生创业担保贷款额度;实施创业担保贷款精细化管理……一系列暖心举措,让更多创业者及市场主体享受到了创贷“甘霖”。
暖心服务——创贷有温度
走进位于沧州市运河区的朗锐包装技术(沧州)有限公司,在自动化包装生产线上,零配件拣配、组装、测试繁忙有序。
2021年8月,该公司申请到了3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政府贴息23.1万元,企业只需承担0.05%的年利率,可使用两年。如今,两年过去,公司已如期还上贷款。“我们准备再次申请贴息贷款,为技术研发、开拓市场奠定基础。”该公司相关负责人表示。
为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等问题,沧州市为朗锐公司这类小微企业开通融资“绿色通道”,实现了稳增长、保就业、惠民生。目前,全市已有654家小微企业获得创业担保贷款14.34亿元。
20年间,沧州市创业担保贷款经办机构积极创新工作思路和方法,形成了可持续发展的“沧州模式”。全市创业担保贷款队伍秉持“便民、务实、高效、普惠”的工作理念,完善创业担保贷款贷前考察等8项规章制度,推行微笑服务和“一站式”服务,在绿色通道窗口即可办好所有贷款手续,做到限时办结。
搭建体系——创贷有力度
“一次偶然的机会,我参加了市人社局开展的创业政策宣传培训,后来又在市人社部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入驻了创业孵化基地,并申请到了5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这些暖心服务让公司发展得越来越好。”日前,沧州市豫星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创始人倪建华说。
倪建华在医疗器械相关领域工作多年,一直想创办公司,生产慢性病防控相关产品。在沧州市人社部门的支持鼓励下,他成功走上了创业道路。如今,该公司的“我好了数字化慢病防控生态系统”入选金梦圆创业孵化基地优秀项目,被选送参加京津冀创新创业大赛并顺利进入决赛。
这是沧州市人社部门激发创业“源动力”的一个缩影。20年来,沧州市人社局聚焦重点创业群体,依托创业担保贷款和创业孵化基地、创业培训等手段,开展高校毕业生、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推进系列活动,重点实施创业主体培育、创业服务护航、创业培训赋能等九大创业计划。同时,积极搭建涵盖政策支持、资金扶持、人才培训等多维度的服务体系,为创业者提供创业培训、开业指导、管理咨询、人才培训等“一站式”服务。
今年以来,沧州市组织市内企业参加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河北创业实训营、寻找“河北创业之星”等各级创业相关赛事共17次,选拔创业项目21个(其中省级及以上项目5个),全市共建设64家创业孵化基地,入驻商户4362家,发放贷款7.03亿元,累计带动15649人就业。
无论是沧州人,还是外来创业者,越来越多的创业者享受到了全方位扶持,在“文武沧州、河海之城”开辟了新天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