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南州念好“三字决”做好公益性岗位稳岗拓岗保就业


今年以来,黔东南州念好稳、拓、管“三字决”,持续加强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促进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边缘易致贫劳动力等困难群体稳岗就业,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截至2021年3月底,全州开发各类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90703人,其中全日制城镇公益性岗位8430人、乡村公益性岗位28519人、县(市)开发其他公益性岗位50739人、对口帮扶城市支持开发公益性岗位3105人。

念好“稳”字,巩固脱贫成果

一是稳定原有岗位。脱贫攻坚期间,根据就业扶贫和乡村管理发展需要,在开发传统公益性岗位的同时,探索开发环境卫生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管水员、河道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既保障困难家庭持续稳定就业增收脱贫,又推进乡村道路养护、饮水安全、河道管理、产业用水、农村人居环境维护等工作,实现“双保障、双促进”。今年以来,坚持原有公益性岗位政策不变,保持开发总量,保障脱贫劳动力稳定就业,进一步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二是加强资金保障。通过向上争取一部分、帮扶单位帮助一部分、地方努力解决一部分“三个渠道”,整合就业补助资金、上级配套资金、单位帮扶资金、地方财政资金,确保及时、足额发放公益性岗位人员工资待遇。如2021年争取中央就业补助资金收入2.6亿元,其中1.55亿元将用于保障公益性岗位工资;2021年就业扶贫资金0.98亿元中0.31亿元将用于公益性岗位开发。

三是按时发放工资。各级人社部门持续加强调度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保障工作,每月对公益性岗位补贴发放情况进行通报,督促各用人单位按时、足额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切实保障公益性岗位人员待遇。截至目前,已筹集各类资金发放公益性岗位工资2.8亿元。

念好“拓”字,助力乡村振兴

一是新增开发岗位。进一步整合部门政策,在原有公益性岗位总量的基础上,根据社会发展需要和就业形势变化,新增开发公路养护员、卫生消杀员、就业信息员等公益性岗位,帮助脱贫劳动力等困难群体实现就业。如交通运输部门为进一步管好、护好农村公路,加快建立农村公路管理养护长效机制,保障农村公路完好、安全和畅通,新增开发7000余个农村公路养护员公益性岗位,帮助脱贫劳动力等困难人员实现就近就地就业。扶贫部门为进一步加强基层卫生防疫工作常态化,新增开发4000余个卫生消杀员公益性岗位,重点吸纳脱贫劳动力就业。

二是加强监测及时递补。依托扶贫系统、劳务就业大数据平台对脱贫户、边缘户、易地扶贫搬迁户进行就业失业动态监测,出现腾退公益性岗位时,兜底安置脱贫户、易地扶贫搬户、边缘户中的就业困难人员,确保脱贫劳动力、易地扶贫搬迁劳动力和边缘易致贫劳动力家庭实现“一户一人”以上稳定就业。

念好“管”字,加强监督管理

一是严格执行管理制度。严格执行《黔东南州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实施细则》,落实好公益性岗位申报开发、招聘使用、监督管理、有序退出等制度,压实公益性岗位开发、招聘、使用、管理、退出各个环节的主体责任,规范开发管理,不断推进公益性岗位安置就业制度化、规范化。

二是加强日常监督管理。按照“谁用人、谁管理”原则,由用人单位履行用工管理主体责任,依法提供劳动保护和劳动条件,负责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定岗定责、日常考勤和监督管理。县级人社部门依托贵州省劳动力培训就业信息系统对公益性岗位人员进行实名制管理,按月进行人员信息更新和工资待遇发放,并建立公益性岗位考勤及岗位工资发放档案。县级人社、财政部门定期组织开展公益性岗位开发管理专项检查,全面检查公益性岗位人员变动、实际到岗、薪酬待遇发放、社会保险费缴纳等情况,及时纠正违规问题和清退违规在岗人员,严肃追究相关单位和人员的责任。

三是强化工作条件保障。结合环境卫生保洁员、护路员、护林员、管水员、河道保洁员等公益性岗位工作特点和工作需要,各用人单位加强工作条件保障,为公益性岗位人员提供工作服、扫把、垃圾车、消防工具、卫生防疫物资等必备的工作工具,进一步提高履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