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直播卖菜厉害得很!在聚光灯前吆喝,分分钟就被抢购一空。”近日,浙江省衢州市柯城区姜家山乡姜家山村的村民余云娇卖了十几年的菜,眼看着周边村民通过村播带货走上致富“高速路”,她也来到衢州“村播学院”学技能。
课堂上,知名“网红”导师通过直播运营技巧全面解析,让村民对直播营销有了直观、深入的了解。
“我把多年的一线直播实操技能全盘传授给学员,将他们‘扶上马’,确保他们面对镜头敢吆喝。当然,我们这里农村主播发展得好,还得益于人社部门的政策支撑‘送一程’,做到了直播有货源,发展有载体,‘达人’有奖励!”在衢州市人社部门的邀请下,淘宝村赛道第一名的“捆鸡哥”黄明泽担任“村播学院”院长,引领周边村民通过村播带货走上了致富“高速路”,也为乡村振兴提供了智慧支持。
职业技能培训是保持就业稳定、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的关键举措。衢州市人社部门主动适应疫情防控形势,大胆创新、敢于实践、积极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加快推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切实提升劳动者就业创业能力。
开展“网红”培训 营造发展氛围
“宝宝们,你们知道这款多肉怎样修根吗?”衢州市柯城区网红村播徐晓华的抖音账号“会跳舞的多肉”已坐拥粉丝15万,他用多肉做头饰模仿《甄嬛传》中的华妃,一经亮相就收获了10万多的点击量,被网友们亲切地称为“多肉娘娘”。
“多肉娘娘”也曾遇到成长的烦恼:“如何把更多网友留在直播间带动产品销量呢?”
衢州市相关工作人员听到了徐晓华等主播的心声,第一时间在万田乡村振兴综合体创建了全国首个“村播基地”,打造“村播学院”,为主播学员提供免费的培训课程。同时,通过实施“万名农民主播培训工程”,给予村播明星最高每人10万元奖励,对“村播”的培养起到了明显的激励作用。
经过专业的直播技能培训,徐晓华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卖货办法。“选品时多选造型新奇的多肉,更吸睛也更好卖。直播开始时先通过秒杀吸引流量,再通过一物一拍、组合拍、小游戏送礼等方式带动消费。”徐晓华感激地说,技能培训帮他把网友变成了直播间的老顾客,现在每场直播观看人数都稳定在百余人,不但家庭年收入达到了百余万元,还带动周边村民通过多肉养殖实现了就业增收。
目前,衢州“村播学院”已开展短视频、农创IP、淘宝直播培训3000余人次,成功培育了“多肉娘娘”“面条陈掌柜”“柚子姐姐”等十多名网红主播。
在衢州,各相关部门借助直播带货“风口”,大力推动“网红”等各类新业态培训,丰富创业带动就业模式。据不完全统计,近年来全市组织培训30余期,累计培训6000余人。
完善培训目录 强化政策支撑
近年来,衢州市通过将“网红”直播职业培训列入计划,引导各地整合市场资源、提高培训效率和质量。
在衢州市举办的职工职业技能大赛,则首次将“村播”项目列入技能比赛,评选出村播技术能手,进一步提高村播影响力。
“在‘村播’项目获奖后,我被‘淘趣村’选中成为了一名专业淘宝主播,公司为我上了社保,每月工资有两万余元!”谈起获奖原因,衢州市汪村村民叶丽峰感激说,在衢州市人社局举办的免费村播培训中,“网红”导师手把手教她视频剪辑技能、淘宝直播运营方法,还“一对一”地帮她营造“农场阿姨”的主播人设,助力她迈出了进入直播行业的第一步。
在完善培训目录的同时,衢州市进一步强化政策支撑,出台系列指导意见引导各地有序开展网红电商培训。
据了解,衢州市柯城区出台激励政策,对直播孵化基地获知名直播平台授牌,或获区级以上认定的达到一定条件可给予最高50万元奖励。培训机构培育出优质主播并在柯城创业就业的,培训机构可获得10万元/人的奖励。主播培训后创业的,可提供免费使用直播间权限1年并提供创业贴息贷款。企业委托第三方直播销售产品,可对其佣金提供20%补助,直播销售衢州农特产品根据销售额进行补贴,最高达5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