丢掉捕鱼网 织密服务网


图为退捕渔民在六门闸“晒鱼长廊”制作风干鱼。

“又来订单,赶紧发货……”湖南省岳阳市君山区粮湖镇的“60后”渔民李德发一边装袋晾制好的风干鱼,一边让女儿李玲玲继续直播带货。2020年以来,他们家的直播号已吸引205万人次点赞关注,之前的家庭小作坊如今发展为三家门店,年交易额达200万元,吸纳6名渔民就业。

岳阳市是习近平总书记“守护好一江碧水”指示精神的首倡地。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2020年以来,岳阳市人社部门以职业技能培训为主抓手,帮助渔民成功转产就业。该市建档立卡退捕渔民6368人,其中有就业意愿的3659人,已完成培训883人,已转产就业3659人,就业率达100%,并保持动态清零。

送服务上门 让上岸渔民留得住

2020年以来,岳阳市组织全市1172名劳动保障协理员和315名农村劳务经纪人开展“走千家进万户”专项行动,累计提供职业指导、岗位推荐、培训信息等服务4.6万人次,帮助渔民转变从业观念,增强内生动力,提升培训效果。

为了不漏一户不落一人,在“大走访”活动中,实行分片包干、包村到户、责任到人的责任制,进村入户问需于民。历时两月,精准摸清了每户每个渔民的基本信息,准确登记了退捕渔民的培训需求和就业意愿,采取“一对一”“点对点”跟踪帮扶,落实各类就业补助资金894万元,发放培训补贴资金90万元,并开通21趟免费专车,护送412名渔民从家门到厂门上岗就业。

送技能到人 让有需渔民用得上

禁捕退捕前,大多渔民祖祖辈辈靠打鱼捕鱼为生,普遍文化程度偏低、转产能力偏弱,岳阳市因势利导、因人而异、因地制宜,确保有需求的渔民都能获得免费培训机会,帮助实现技能立业。

围绕本地用工短缺行业,大力推行“输出有订单、计划到名单、培训列菜单、政府来买单”的“四单”培训就业模式。精心挑选部分用工容量较大的“企业+学校”定点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后优先吸纳为内部员工,培训对象就业率达到90%以上,女性渔民参加家政服务培训就业后,人均月收入达到4000元以上。主动与用工缺口较大的新金宝岳阳厂对接,拿出100个专岗,面向渔民开设两期培训班,65人参培后正式上岗。

千工好找,一技难求。岳阳市人社部门坚持“渔民想学什么,就培训什么”,根据渔民需求和地缘特征,推出混合种养、鱼品制作、食品加工、菌类栽培等培训项目,以及广受渔民欢迎的大副、水手、茶艺师、育婴员等培训班。君山区创新举措,在提升渔民就业创业技能上下功夫,先后组织开展了船舶驾驶、种养、保安等职业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班,特别是精心打造的“水产养殖+风干制作+线上直播”培训项目,帮助渔民打开销路、拓宽市场、树立品牌培训渔民100余人,帮助30多人集中转产就业,逐步形成“六门闸风干鱼”一条街,今年鱼制品网络销售额已达150万元。目前,全区退捕渔民享受免费职业技能培训覆盖率达100%。

送观念入心 让退捕渔民能发展

岳阳市人社部门围绕“三个转变”,为退捕渔民量身定制技能转型计划,送点子、送政策,强化技能立业,激励渔民转变观念,逐步走上发家致富之路。

从“打鱼”向“养鱼”转变。岳阳市素称“鱼米之乡”,适宜开展综合养殖,有利于渔民继续以“鱼”谋生。君山区钱粮湖镇退捕渔民石证明流转低洼田60亩,从事鱼虾混养、稻虾共作,年收入超过20万元,并带动13户渔民投身综合养殖。华容县注滋口镇退捕渔民姚志雄创办一家水产品养殖基地,带动周边20多人就业。通过帮扶引导,全市已有310多户“捕鱼人”转型为“养鱼人”。

从“捕鱼”向“护渔”转变。加大公益性岗位开发和渔民产业安置力度,按照每5公里堤段配备2人的标准补充护渔员,530名“捕鱼人”陆续变身“护渔人”。同时,为实现有组织、成规模上岸就业,湘阴县专门组织“打捞”集训,该县文星街道乌龙社区7户渔民参培后合伙创业,政府为其提供办公场地,购买专业设备,人社部门安排创业导师跟踪指导。公司成立后,承揽了湘江文星段河道保洁、江面漂浮物打捞等业务,短短几个月,创收36万元,吸纳35名渔民就业。

从“守业”向“创业”转变。渔民长期以船为家,作业习惯自由,不愿受到用工制度约束,通过组织创业培训,跟进政策扶持,一批敢想敢干的渔民成功实现自主创业,带动就业效应明显。湘阴县杨林寨乡渔民何方参培后,获得50万元贴息贷款扶持,创办稻虾共作专业合作社,承包田土650亩,稻虾收入180万元,目前仍在扩大土地流转面积,计划打造农旅生态基地。截至目前,岳阳市累计为150户参加过创业培训的渔民发放创业贷款2150万元,扶持创办了一批市场主体和专业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