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光明科学城 筑牢新质生产力发展的人才基石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加快建设国家战略人才力量,努力培养造就更多大师、战略科学家、一流科技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青年科技人才、卓越工程师、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光明科学城作为粤港澳大湾区综合性国家科学中心先行启动区,肩负着粤港澳大湾区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破题先行的重任。近年来,光明科学城把建设战略人才力量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推进高质量发展。集中布局24个重大科技创新载体,人才总量超18万人,各领域高层次人才超2600人,科研院所人才超6000人。人才在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愈发凸显。

加快汇聚顶尖人才力量

面向全球引进顶尖人才,支持顶尖人才以项目合作、人才共用等形式参与科学城建设,支持设立院士工作站、以国际大奖得主姓名命名的实验室(工作站)。截至目前,累计20余支院士团队入驻光明科学城,推动近50个项目落地。积极推进海内外顶尖人才交流合作。开展“湾区院士光明行”活动,推动光明科学城高校、科研院所与港澳高校开展博士后联合培养,深圳理工大学(筹)与香港理工大学的合作项目是全国首个深港博士后联合培养项目。高标准高规格举办光明科学城论坛·2023、工程生物大会、脑前沿产业大会信息峰会和新材料峰会等国际化赛会,承办中国深圳创新创业大赛国际赛系列赛事,吸引千余名海内外知名专家学者来光明研学交流。

由杨学明院士领衔建设的“高重复频率软X射线自由电子激光装置”已经落户光明科学城,“我知道这非常难,但是我就是要做一些别人没做过的事情!跟着别人的步伐,是永远无法实现超越的。”杨学明院士认为在建设大科学装置的同时,要布局产业需求的方向,特别是要把产业需求与基础科学研究以及重大专项的研究放在一个同等的位置来考虑,真正做一些能够推动产业发展的方向,引领未来产业的发展。

加快汇聚青年科技人才

建设原始创新策源地,实施青年科技人才培育专项行动,支持青年科技人才在光明科学城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领域揭榜挂帅,给予最高350万元资助,为基础研究领域科研人才备好“暖板凳”。延长博士后科研资助期,支持出站博士后继续承担在站项目的科研工作,给予最高106万元资助。截至目前,已支持青年科技人才430人次,涉及资助金额近4000万元,累计培养博士、博士后人才3500余人。

光明科学城各类创新载体平台已成为青年科技人才集聚和培育的“蓄水池”。以科学家为中心的深圳湾实验室,自2019年成立以来,实行“以才引才”策略,全职引进了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青年人才和具有成功转化经验的稀缺人才,全职率88%居全省实验室首位。

加快汇聚卓越工程师。出台卓越工程师培育专项行动,实行校企“双导师制”,支持开办“工程师班”。推动科研机构开展大科学装置建设运维领域工程技术人才职称自主评审,探索共建多方参与的工程师协同创新中心,鼓励创建“首席工程师工作室”,加快形成科研工程师红利。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曹蔚然团队、贝特瑞新材料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李子坤团队、深圳湾实验室孙正龙团队、深圳三环电子有限公司陈烁烁团队等4个工作室团队获评2023年度光明区“首席工程师工作室”。

加快汇聚科技型企业家

实施科技型企业家培育专项行动,引进培养一批面向市场开展科学研究和成果产业化的科技型企业家,鼓励开展关键技术攻关,开展公益性企业家“特训班”,成立高层次人才联谊会生物、信息、新材料等专业分会,链接产业上下游企业,形成12个科技产业链,给予企业带头人资助,支持专精特新企业成长,光明科学城专精特新企业已超700家,2023年实现跨越式增长。

加快汇聚大国工匠和高技能人才

光明科学城注重本土高技能人才培育,开展首届“光明科学城工匠”评选活动,30位优秀技能技术人才和科研人才以实际行动诠释了工匠精神。

第一届“光明科学城杰出工匠”获得者,深圳市飞亚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钟表维修高级技师刘中华参与从“神五”到“神十三”航天表的制作,多次完成航天表机芯改造、装配和调教等关键工作,使部分技术指标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不仅满足了我国载人航天的需求,也填补了国内多项空白,为中国航天事业发展作出了钟表人特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