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兴荆楚 能创未来 | 刘琴梅:跟工作“较真”跟自己“较劲”


在湖北,很多桥梁施工用的混凝土都要过检测员刘琴梅的手。为了确保质量,提高效率,她用跟自己较劲的方式,练就了一身独特的本领,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这位被同事称作“神眼”的湖北工匠。

在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的检测室里,一场眼力的较量正在进行。一盘砂粒,不靠设备检测,单凭眼力,能否准确判断出它们的大小粗细?

“我觉得在2.6左右。”

“我感觉应该是2.9。”

“我感觉这个砂的细度模数差不多2.8。”

“三个数据当中,您的数据是最接近的,就是您说的就是2.8,太神了!”

独具“慧眼”的,叫刘琴梅,是一名检测员。而这双“慧眼”,并非与生俱来。细度模数是砂砾质量的重要指标,也是影响混凝土质量的重要因素,常规的仪器检测,往往需要两三天的时间。为了让工作更加高效,刘琴梅跟自己的凡胎肉眼较上了劲。

全国技术能手、湖北工匠、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工匠技师刘琴梅:“每天都去料堆看,就在想这个沙的细度模数,心里给自己定一下可能是2.8、2.7,然后看看我做出来的这个试验数据,慢慢自己的判断和试验结果就越来越接近了,我可以通过初步的判断,知道它可能不在这个合格范围之内。”

这一练,就是20多年。如今,就靠这一眼,砂土能否进厂,当天就能出结果,至今没有错漏。这样的“较劲”,也体现在工作的方方面面。比如市面上粉煤灰时有造假且常规检测耗时耗力,刘琴梅带领团队反复试验,发现酸碱度等三项指标的检测途径更便利,最终制定出了《三招快速鉴别假劣粉煤灰》法,在全集团推广。

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员工张双一:“非常严格,有时候我们感觉是不是太过了,害怕跟她交流,但是从最后的结果来看,检测这个行业,就必须得高标准、高要求,最后的结果才会准确。”

现在,已经荣获全国技术能手等多个荣誉的刘琴梅将这股“劲”拧得更紧了,她正带领着团队研发一种河砂的替代品,为环境保护出一份力。

全国技术能手、湖北工匠、中铁大桥局集团第六工程有限公司工匠技师刘琴梅:“把岩石、碎石等等通过机械破碎,整形筛分以后得到,达到混凝土要求的各项性能,用它来替代天然砂,也是在大力地保护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