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甘肃温度”激励人才百舸争流


济济多士,乃成大业;人才蔚起,国运方兴。党的二十大报告立足新时代新征程党的历史使命,把强化现代化建设人才支撑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提出实施人才强国战略的新理念新举措,为做好新时代人才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人社部门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牢牢把握职责定位,重点抓好“专业技术人才”和“技能人才”两支队伍建设,突出理念、机制、方法创新,提升服务人才的“甘肃温度”,努力为把甘肃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人才中心和创新高地贡献人社力量。

树立战略思维,优化人才理念。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这是首次将科技、教育、人才工作进行统筹部署,集中表达,既坚持了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又强调了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通过协同配合、系统集成,共同塑造发展的新动能新优势。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深化对人才事业发展的规律性认识,坚持系统观念,突出顶层设计,拓展人才工作触角,更好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围绕省委实施“强科技、强工业、强省会、强县域”行动,推动人才链深度融入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融通基础和应用研究、技术发明和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根据全省学科建设、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需要,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培养力度,提升专业技术人员创新能力,让人才体系“塔基更实、塔尖更高”;聚焦“技能甘肃”建设,健全技能人才培养评价体制机制,打造符合甘肃省产业发展需求的技能人才队伍。发挥用人单位主体作用,全面落实国有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公立医院等企事业单位和社会组织的用人自主权,有效激发用人主体引才育才用才积极性;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解决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配偶就业、社保经办、津贴发放等“关键小事”,解除人才后顾之忧。

聚焦创新发展,厚植人才优势。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全面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质量,着力造就拔尖创新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这就要求我们聚焦“高精尖缺”人才,加大高端人才引进培养力度,切实找准人才与科技创新、产业发展的契合点,千方百计解决甘肃省高端领军人才不足、“卡脖子”技术攻关人才严重匮乏的难题。充分发挥省领军人才、省优秀专家、甘肃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津贴等重点人才计划牵引作用,进一步完善选拔培养政策,搭建学术交流、成果展示平台,加大对关键核心技术攻关、重大基础研究、乡村振兴人才等方面倾斜支持力度,引导高层次人才投身高质量发展主战场。紧盯青年人才这个重点,深入实施陇原青年英才计划,打造领军人才后备力量和青年人才生力军;全面实行博士后工作分级管理和企业博士后科研工作站备案制改革,落实进站博士后津贴和日常经费补助,推进“两站一基地”扩量提质,吸引国内外博士来甘开展原创性研究。实施新一轮专业技术人员知识更新工程,大力开展数字技术工程师专项培训,建设一支具有突出技术创新能力、善于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工程师队伍。强化技能人才特别是高技能人才培养,根据企业用人需求,开展订单式、定向式、嵌入式技能培训,深化校企合作全面推行企业新型学徒制培训,发挥技能领军人才、技能大师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培养更多工匠人才;打造“鲁甘人力”“津甘技工”东西部协作劳务品牌,实施“西部海员”计划,不断拓宽技能人才培养渠道;持续开展甘肃省百万职工职业技能素质提升活动、“百千万”创业引领工程等竞赛,将技能竞赛打造成培育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

完善体制机制,释放人才活力。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这就要求我们不断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以“放权松绑”破解人才发展瓶颈制约。向用人主体充分授权,开展三级医疗机构卫生系列高级职称自主评审和行业协会、民营企业工程师职称评审改革试点,及时总结、适时推广试点改革经验做法;全面落实用人单位选人用人自主权,指导事业单位自主设定岗位任职条件,自主择优聘用人员,根据人才特点、所学专业和事业单位岗位实际需要,分类制定和优化引才措施,持续提高引才效率和质量。健全完善人才评价体系,坚决破除“四唯”,重点解决职称评审中片面将论文、专利、项目和经费数量等直接挂钩的做法。动态调整职称评价标准,突出能力、业绩导向,更加注重工作绩效、创新成果,不断提升评价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开辟特殊人才职称评价“绿色通道”,探索建立“代表作清单”制度,打通专业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职业发展通道,不断推动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纵深发展。千方百计激发人才内生动力,支持事业单位科研人员兼职创新、离岗创业;巩固拓展绩效工资“四下放”改革成果,在收入分配方面赋予用人单位更大自主权;深化高校院所和公立医院薪酬制度改革,向一线和做出突出贡献的科研人才倾斜,真正体现多劳多得、优绩优酬。

创新服务方式,优化人才生态。人才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生态的竞争。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实施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这就要求我们坚决破除“官本位”、行政化传统思维,主动适应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和人社部门职能转变,创新人才服务内容、方式、标准,不断优化人才发展生态,让来甘留甘人才安心、放心、舒心。持续推进人社系统工作作风转变,由原来的“权力部门”变为“民生部门”,由审批管理变为服务保障,建立省市县三级人社部门深入高校院所和企业开展上门服务机制,主动关切服务对象诉求,建立问题清单和责任清单,尽最大努力帮助解决实际困难。促进人才工作规范化管理,进一步压实主管部门、用人单位主体责任,熟练掌握政策,规范工作流程,优化服务手段,强化监督管理,着力解决经办人员更迭频繁,导致政策执行有偏差、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确保权限下放后“接得住、用得好”。加大对基层人才的关爱扶持。开展专家服务基层活动,实施“三支一扶”计划和1万名高校毕业生到基层就业项目,落实好专家选拔、职称评定、公开招聘等倾斜政策,让基层人才引得进、留得住、用得好。积极营造识才爱才敬才用才环境,加强高层次人才贡献和先进事迹的宣传报道,组织实施国情研修、省情考察等系列活动,健全完善联系服务领军人才等专家服务制度,注重事业感召、荣誉表彰,将高技能人才纳入各类人才计划选拔范围,提升人才荣誉感获得感,千方百计拴心留人,激励人才更好发挥作用。(甘肃省人社厅党组书记、厅长 周丽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