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坚持四向发力 加强科技创新主力军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近年来,四川省以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人才为主线,多措并举加强科技创新主力军建设,为推动新时代治蜀兴川再上新台阶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健全人才政策体系提升“竞争力”

着眼引育一流领军人才,出台系列新政策。省委印发人才发展“十四五”规划、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才工作24条措施,省政府配套出台进一步支持科技创新的若干政策,推出涵盖建设创新平台、优化创新生态、聚集创新人才等方面10条新政策,仅基础研究项目和重大科技成果转化项目,省财政就新增投入13.5亿元,对激励科研单位和科技人员创新创造产生了重要影响。为引育“高精尖缺”科技人才,修订完善“天府峨眉计划”“天府青城计划”实施办法,每年引进培养约300名天府科学家和领军人才、约30个创新创业团队,涉及电子信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多个重点产业领域。为激发用人单位引才动力,出台引育高层次人才奖励办法,2021年向26家单位兑现奖励资金近1.6亿元。

瞄准集聚青年科技人才,加大政策供给。注重把支持创新人才发展的政策重心放在青年科技人才上,省级重大人才计划加大向青年科技人才倾斜力度,每年引进培养约300名青年科技人才、资助近1.2亿元。制定实施关于加快博士后工作创新发展九条措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项目等政策,博士后日常经费资助、创新人才支持项目资助、科研项目特别资助均有较大增长,2022年省级博士后专项资金总量达到1.06亿元,是2021年的12倍。出台科研助理岗位开发实施方案,目前已开发科研助理岗位1万余个,吸收8000余名高校毕业生,推动建设一支稳定的科研服务人才队伍。

立足培育卓越工程师,强化政策支撑。聚焦实施制造强省战略,制定天府卓越工程师项目实施方案,计划到2035年,省级遴选支持280名左右扎根工程实践和生产一线的高水平工程师,示范带动各地各单位遴选支持一批急需紧缺工程人才。

加强人才平台建设形成“吸附力”

着力建设高能级创新平台。围绕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大力推进成渝(兴隆湖)综合性科学中心、西部(成都)科学城建设,已有效引聚高新技术企业656家,吸引高层次创新人才457名、科研人才5000余名。高位推进实验室体系建设,省政府统一部署建设兴隆湖、绛溪、锦城、永兴四个天府实验室,并统筹安排500个编制专项支持引进高层次人才。积极争取国家级重大项目,国家川藏铁路技术创新中心(成都)项目顺利推进,国家精准医学产业创新中心成功获批,继电磁驱动聚变等3个“十四五”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落户四川后,在川国家大科学装置已达10个、数量居全国第三。

构建人才梯次招引活动体系。为聚天下英才来川发展,精准打造“两院院士四川行”“海科会”“全球青年学者论坛”“知名高校四川人才活动周”等梯次衔接、各有侧重的品牌活动,分别聚焦海内外院士、领军人才、青年学者和高校学子,持续开展政策推介、成果发布、项目对接、人才招引等,近三年吸引近300名两院院士来川交流合作、引进2832名海外优秀人才来川干事创业。

深化省校省院省企合作。着眼集聚高端创新资源,省政府已与海内外28所知名高校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清华四川能源互联网研究院、上海交大四川研究院等800余个创新平台落地四川并快速发展,全省近三年推进实施能源动力、航空航天、智能制造等领域400余个省校合作重点项目。推动组建领军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持、创新主体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对成效突出的最高给予500万元补助支持。每年遴选资助10个校院企地产学研协同创新重点项目,支持联合引育急需紧缺人才。

深化体制机制改革激发“源动力”

分类推进人才评价机制改革。突出以品德、能力、业绩为主的评价导向,明确科技、教育、哲学社科文艺、医疗卫生、企业经营管理、技术技能、农业农村等7个重点领域,将改革细化为18项任务并分解到责任部门,目前改革任务已经完成或列入经常性工作。开展省级重大人才计划前置改革,注重运用社会、行业、系统、同行评价结果,建立国家重大人才计划入选者和国防科技重大工程型号总师直接认定机制,助力重大创新平台、重点用人单位更好集聚人才。扩大用人单位职称评审自主权,在省属高校开展职称自主评审,进一步推动中级职称评审权下放工作。

完善科技人才激励措施。创新实施绩效工资单列薪酬制度,明确将科技成果完成单位按规定对重要贡献人员的现金奖励、高层次人才特殊薪酬、事业单位按规定使用的财政科研项目资金的间接费用绩效支出纳入单位绩效工资单列薪酬管理,不受核定绩效工资总量限制。探索实行省属高校人员控制总量管理,省级人才专项事业编制数增加到2000个。支持事业编制科研人员5年内保留人事关系,参与各类创新平台建设,期满后自主选择去留。

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改革。在全国率先探索开展职务科技成果权属混合所有制改革,将“先转化、后奖励”改变为“先确权、后转化”,近五年来已有45家试点单位完成职务科技成果分割确权1446项,新创办企业587家,带动企业投资近117.56亿元。在7家单位开展职务科技成果转化前非资产化管理改革试点,探索高校院所职务科技成果退出国有无形资产管理等新模式。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增强“凝聚力”

提升人才服务保障水平。省市县三级联动实施“天府英才卡”制度,向符合条件的创新人才提供科研、政务、金融、安居、就医、出行等十类20余项便利服务,省级已向337名院士和3555名高层次人才制发院士卡和A卡,受到广泛好评。出台高层次人才子女就学、安居、医疗待遇等专项管理服务办法,对顶尖人才采取“一事一议”办理,最大程度减少人才创新创业后顾之忧。

强化创新创造金融支持。围绕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融资需求,建立种子期、初创、上市全链条金融支持体系,省院士基金、双创基金等6支科技领域政府引导基金已完成投资项目177个、逾31亿元。大力推广“天府科创贷”,累计撬动13家银行向省内700余家科技型企业发放贷款39亿元,平均为企业降低融资成本30%。定期举办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金融资本对接会,搭建人才、项目、金融资本对接平台,促进人才链、创新链、资本链有机衔接。

营造良好社会环境。深入开展“弘扬爱国奋斗精神,建功立业新时代”系列活动。依托四川长征干部学院、“两弹一星”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常态化组织高层次人才开展国情省情研修。持续评选“四川杰出人才奖”“天府友谊奖”,在省级主流媒体开设专栏大力宣传人才典型,积极推动形成讲科学、爱人才、重创新的社会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