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实施“1236”特色育人工程 培育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本报北京讯 (通讯员 京仁轩)近年来,北京市工业技师学院推进“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聚焦重点难点问题,创新理念思路,丰富内容形式,实施“1236”特色育人工程,1个核心引领“三全育人工程”,2个维度搭建“全员联动工程”,3个举措创建“全过程使命工程”,6个体系构建“全方位出新工程”,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助力培育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

1个核心引领“三全育人工程”。学院以党的领导为核心,引领“三全育人工程”实施推进。落实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建立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多方协调互动的全方位育人体系。党委围绕首都功能定位,以培养首都发展急需紧缺的高素质技能人才为目标,指导修订《人才培养方案》,完善人才培养体系,并将“三全育人”推进情况作为学院党建和中心任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以高质量党建和强有力监督,推动全院提升“三全育人工程”改革的行动力。探索形成“党团建设同步谋划、党团组织同步设置、党团力量同步配备、党团工作同步开展”的党建带团建新格局。

2个维度搭建“全员联动工程”。横向打通“学校—教师—家庭—企业”协同育人通道,强化学院主体责任,成立德育工作领导小组,组织领导由学工处、系主任、学管部长20人组成的德育管理队伍、12人组成的思政课程育人队伍、101人组成的班主任德育工作队伍、122人组成的服务育人队伍,协同开展“三全育人工程”。建立专业课教师“四梯八级”、公共课教师“三梯五级”以及班主任四级晋升激励机制,成立思政课师资研修基地和班主任工作室,打造高素质、专业化育人队伍。建立家委会,发挥家校协同育人作用。组织召开校企推进会,推动各领域、各环节育人资源和育人力量通力协作,确保全员育人工作实效。纵向建立“院—系—班—舍”四级联动育人体系,建立以院领导、职能部门、系主任、学管部长、课程负责人、班主任、宿舍管理老师为主体的“院—系—班—舍”四级联动育人体系。在学风建设、班风建设等方面,充分发挥“院—系—班—舍”学生干部的桥梁纽带作用,打造全员育人“同心圆”。

3个举措创建“全过程使命工程”。打造“双螺旋”一体化课程和“全程化”职业生涯规划讲座,实行技能与素养融合的“双螺旋”一体化课程,分层次制定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素养目标;在不同阶段开展不同主题的职业生涯规划讲座,为学生提供职业体验、职业指导服务。创新“一单一册”动态跟踪培养模式,打造“学生综合素养成绩单”,清单式记录学生在校期间第二课堂活动、社团活动参与情况。设计《学生成长手册》,包含日常表现、期末总结等,并融合自我测评、同学互评、教师评价,做到前期有计划、中期有指导、后期有评价。构建“1+S+8”全过程评价体系,1为思政教育,S为专业能力,8为职业核心素养。借助综合职业能力测评,打造“三维四方”全过程评价,提升学生专业能力和职业核心素养。

6个体系构建“全方位出新工程”。构建技能育人体系,推进思想政治教育与技术技能培养融合统一,搭建中检华盛实训基地等,通过真学真干培育学生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打造世界技能大赛国家级示范集训基地,引导备赛选手树立攻坚克难信念和技能强国梦想。构建实践育人体系,开展“一区一周两岗”劳动教育特色实践活动,打造特色志愿服务活动品牌。构建文化育人体系,打造“校园—教室—实训室”三位一体的文化建设,打造“书香校园”德育活动品牌,开展法律“零距离”工业普法微宣讲系列活动。构建心理育人体系,搭建“心理测评—个体咨询—团体辅导—教学研究—宣传推广”五位一体工作模式,建立心理危机干预机制和重点学生协同教育机制。构建资助育人体系,构建“物质帮助—道德浸润—能力拓展—精神激励”有效融合的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形成“解困—育人—成才—回馈”的良性循环。构建网络育人体系,加强校园网络文化建设与管理,成立新媒体运营工作小组,丰富宣传内容,打造《我和我的祖国》等特色网络文化宣传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