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湘潭 “引育用留”促进人才强市


本报湘潭讯 (通讯员 湘组轩)近年来,湖南省湘潭市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大力开展“聚才湘潭 价值莲城”十大人才行动,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在“引育用留”上持续发力,做足文章,不断激发人才创新创业创造活力。目前,全市共有各类各层次人才39.2万人,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智力支撑。

做好“引”字文章,助推人才集聚。注重政策引导,聚焦重点人才实施人才招揽工程。立足项目引进,紧扣产业发展需求,统筹规划“双招双引”工作,引进省“三高四新”关键人才52名,引进各类产业人才8700余名。立足关键技术、卡脖子难题引进优秀团队38个。简化程序招聘,对引进的事业单位急需紧缺专业人才根据学历或职称给予生活补贴、事业单位急需紧缺高层次专业人才和基层人才招聘免笔试,近3年市直教育、卫健系统引进硕士307人,副高职称48人;组织事业单位集中引才活动,引进硕士研究生以上学历专业人才157人。搭建平台集聚,与广州人才集团合作,组建湘潭人才集团,着力打造人才资源信息化、人才供给市场化、人才金融多元化、人才产业专业化、人才服务一体化的平台。2022年以来,全市新增省级以上创新平台7家,其中宏大真空获批国家企业技术中心,湖南电气职业技术学院智慧电气众创空间入选国家备案众创空间,韶峰数学应用研究院获批省级新型研发机构,湘潭高新区成功联姻岳麓山大科城,集聚了一大批高精尖缺产业人才。出台政策吸引,出台促进高校毕业生来潭留潭就业创业27条措施,加大力度吸引大学生留在湘潭。首次实施信用良好大学生创业贷款免担保机制,今年以来已发放大学生创业贷款1.52亿元,同比增长152.37%。以“一张证照一把伞,请到湘潭当老板”为主题,启动实施高校毕业生创业湘潭全链孵化行动项目,2022年新增大学生创业主体776个。新增大学生来潭留潭回潭就业12562人,较前两年同比稳中有升。深化改革稳定,推行基层专业技术人才职称定向评价、定向使用、定向聘任并兑现相关待遇。在全省率先出台基层教育、卫生、农业林业领域职称评审实施办法。截至目前,已评审基层高级教师584名,基层中级教师24人。评审基层卫生高级职称25名,10人获得基层卫生中级职称,有效稳定了基层人才队伍。

把握“育”字诀窍,优化人才结构。强化人才引领,聚焦全市经济社会的发展实施人才培育工程。加大技能人才培养,依托湘潭大型厂矿企业多、职教资源丰富的优势,不断加强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建立职工终身培训机制,以企业新型学徒制、岗位技能提升培训、“金蓝领”高技能人才培训三个项目实现企业职工培训的全覆盖。服务重点产业,对接湖南省产业发展要求,将政府补贴的“三高四新”工种由30多个提高到400多个。树立高技能人才标杆,除获“七一勋章”的大国工匠艾爱国外,有5人获“中华技能大奖”,18人获“全国技术能手”荣誉称号,广泛营造崇尚劳动、崇尚技能的氛围。强化校企合作,采取“融产入教,校企合作,订单培养”的方式,技工院校根据产业需求、企业技能要求调整专业设置、完善课程设计、调整师资配备等,采取订单式定向培育一大批产业类技能人才。加快推进特色人才项目,组织开展高层次人才申报、省科技创新人才等各类特色人才项目申报推荐,近年来认定市高层次人才984人,3人获评“四青人才”、1人入选省特殊人才支持计划、4个团队入选省创新创业团队支持计划。积极培育高端人才,湖南科技大学万步炎教授获评为“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近三年获评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6名,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19名,省优秀专家2名。建立健全企业家培养体系。组织120名左右优秀企业家赴沿海发达地区举办高级研修班。启动“青企聚能,汇智兴潭”青年企业家培育行动,培养领军型青年企业家。每两年评选一批湘潭市优秀企业家。加大青年人才培养。通过培育“莲城青年英才”、推荐“湖湘青年英才”等渠道培育集聚一批青年科技人才。加大青年“双创”人才培育力度,组织第五届“中国创翼”创业创新大赛,7个优秀项目参加湖南省选拔赛,获1个二等奖、1个三等奖、4个优秀奖。

做足“用”字文章,激发人才活力。挖掘银发人才潜能,在全省率先出台《支持银发人才创新创业的若干举措》,高质量完成银发人才信息库建设,累计入库离退休干部、科技人才等5万余人。选派银发人才科技服务团,组织征集35个银发人才“揭榜挂帅”项目,其中21个项目启动技术供需对接。发挥农业领军人才作用,聘请中国工程院院士刘仲华为“湘潭市茶产业发展首席专家”,借助院士团队打造“韶山红”茶产业品牌。组织“湘才乡连”博士后下乡服务团助力乡村振兴。发挥科技人才作用,选派科技特派员126名赴基层一线、企业一线开展科技服务,引导科技特派员创新创业服务由一产向二三产、由技术服务向科技金融、创业服务等方面拓展;着力组织科技特派员跨专业、跨单位组团开展全产业链创新创业和科技服务。畅通人才流动渠道,在教育、卫生系统实施“县管校聘”、“县管乡用”,通过建立教育集团、医联体优化人才配置。发挥用人单位自主权,推动教育、卫生系统内人才跨编制流动,激发人才活力。

夯实“留”的举措,涵养人才生态。落实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用心用情抓好服务保障、氛围营造、宣传推荐等工作。一方面,优化升级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修订升级湘潭市高层次人才医疗保健服务、亲属入学、配偶就业办法,建立了涵盖人才居留落户、安家购房、医疗保障、子女上学等全方位政策保障体系,近3年为300多名高层次人才解决子女入学、配偶就业等问题。另一方面,落实兑现人才奖补政策。落实兑现各类人才补贴、奖励资金5800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