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龙江省北安市赵光镇,是1945年英勇牺牲的赵光烈士的遇难地。赵光镇赵光村是以赵光烈士命名的革命老区村。这片蕴藏着红色力量的土地,经过几年的脱贫攻坚,赵光村已脱贫出列。
带领赵光村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就是北安市人社局驻赵光村第一书记、扶贫工作队队长杨庆志。
进家入户摸清底数
2019年6月,对于43岁的杨庆志来说,是人生的一次淬炼、一次大考。受组织委派,由他担任赵光村第一书记、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
他暗下决心,要不辱使命,向上级党委政府和村民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
驻村工作,千头万绪。上任伊始,他便给自己加油打气,必须尽快转换角色,迅速进入工作状态。于是,他把身心厚植在琐碎的基层群众工作中,用真情换取群众的信赖,用实干赢得了群众口碑。
为了尽快熟悉工作,他逐字逐句学习中央、省市关于精准扶贫一系列文件精神,深刻领会“精准”内涵,废寝忘食给自己“充电”、补课。
落实精准扶贫政策、做好“两不愁、三保障”工作,摸清情况是基础。他进家入户,深入田间地头,认真倾听村民的意见和诉求,详细记录村民生产生活情况。在不到一周的时间里,杨庆志就走遍了全村5个自然屯52户贫困户。
通过走访,杨庆志对村里的情况都了然于胸,也摸到了实情。说起每户村民的情况,不打喯儿,如数家珍般的张口就来。他逐渐赢得了村民们的信任。
底数清晰了,工作实施起来才能量体裁衣,游刃有余。
杨庆志深深体会到,群众最看重、最信任的是能够与百姓掏心窝子解决实际问题的干部。为了让赵光村所有贫困户都能如期脱贫,他带领队员们白天忙着给村民建档立卡,晚间就坐在一起总结分析贫困户致贫原因并形成调查报告,制定精准扶贫工作计划,然后分阶段、分时间、分步骤有条不紊的开展精准扶贫工作。
让贫困户能够安居乐业,是杨庆志给自己投身精准扶贫战场制定的重要目标。为了让一些居住环境较差、生活比较贫困的村民尽快住上可以遮风御寒的安全房屋,杨庆志协调有关部门,千方百计张罗,或置换,或租赁,或翻建,达到适宜人居的安全住房。经他不懈的努力,有18户贫困户通过因户制宜的方式,解决了安居问题。受益的贫困户高兴得合不拢嘴,发自内心地说:“真是连想都不敢想,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驻村工作队为我们贫困户去掉了一块心病!”
带领村民发展产业
习近平总书记常说:“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在驻村扶贫实践中,杨庆志感悟到,“输血”不如“造血”,能帮助村民找到一条勤劳致富之路,才是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目标。
杨庆志翻阅大量相关材料,了解国家产业扶贫政策,搜集全国各地区、各镇村通过发展特色产业开展扶贫工作的经验和做法,一门心思琢磨着如何在赵光村实施产业扶贫。
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集思广益,杨庆志会同村“两委”班子制定出扶贫项目发展信息库,明确提出在全村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想法有了,接下来就是如何抓落实、抓推进。
说干就干,这是杨庆志行事的一贯作风。在征得镇党政领导班子研究同意后,杨庆志随即组织村民代表开会,认真听取了村民们对发展特色产业的意见和建议,达成了广泛共识。
这时的杨庆志,像上满了发条的钟摆,每天马不停蹄的奔走于市里各相关部门,跑资金、跑项目。他先是同非常有实力的润泰养殖合作社负责人洽谈,双方商定以带猪入社、抱团发展的模式进行生猪养殖。经努力,有22户贫困户加入到合作社,到年底一算账,每户年增收2100元。那些把真金白银收入囊中的贫困户,自然眼角眉梢都是笑意,更加增加了他们脱贫致富的信心。
旗开得胜的杨庆志并没有踌躇满志,而是想着如何能锦上添花。没过多久,扶贫养牛场又在赵光村安家落户。养殖的近40头肉牛让贫困户每户年增收1000余元。
通过产业扶贫,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掌握了脱贫致富的一技之长,尝到甜头的农民日子过的一天比一天好。由于“造血”功能的不断改善,“贫血”的现象很快在赵光村2200多名村民的注视下渐行渐远。
在杨庆志带领的驻村扶贫工作队的悉心、精准帮扶下,村民们脱贫致富的热情不断高涨。
杨庆志审时度势、趁热打铁,又在生态扶贫项目上做起了文章。他深知,生态扶贫不仅是实现绿色发展的需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为此,他动员14户贫困户栽植生态扶贫苗木1400株,每户年增收入1500元。
他又借助赵光镇南山绿色生态林地优势,积极协调北安市人社局和村委会出资30万元,规划建设占地面积一万平方米标准化养鸡场一处,引入“草原红”公鸡林下养殖。
可研性报告通过了,养殖场址选好了,资金到位了,可杨庆志并未感到轻松。
从施工现场的场地平整,到鸡雏购买,杨庆志都要一一过问,唯恐出现任何闪失。
都说“酒香也怕巷子深”,林下养殖的溜达鸡肉质再怎么好,如果卖不出去,一切都归零。为此,杨庆志多次到哈尔滨、沈阳等地联系建立销售网络。最终,他的真情深深打动了省城一家电视媒体,愿意合作销售赵光村的扶贫产品“草原红”林下溜达鸡。同时,他还通过自己打造的网络销售平台“室卖商城”开展线上销售。
按照销售要求和养殖标准,他一方面聘请专业技术人员到现场指导,一方面从养殖场长远发展考虑,帮助养殖场注册了“六井子林下鸡”绿色品牌。最终让售卖的草原红公鸡走出北安,走向全省。截止目前,这个养殖场销售“草原红”公鸡5300只,25户贫困户年增收共2.5万元。
脱贫攻坚取得胜利
为了使没有完全丧失劳动能力、身体有残疾的村民能够就近实现就业,杨庆志同镇村领导研究决定,为15名有劳动能力贫困村民设立了公益性岗位。仅此一项,每人可年增收3600元。
数字是枯燥的,但却令所有贫困户切身体会到极大的获得感、幸福感。他们深知,每一组数字的背后,都凝聚着杨庆志和他带领的北安市人社局驻村扶贫工作队队员们为贫困户扶志、扶智而付出的心血和汗水。
在杨庆志带领的北安市人社局驻赵光村扶贫工作队的努力帮扶下,赵光村‘三通三有’‘三精准’‘三落实’全部达标,村党组织战斗力凝聚力明显提升,贫困村出列、贫困人口实现全部脱贫。
回想起驻村工作以来,脱贫攻坚中的一幕幕场景,仿佛就在昨天。
——为了让扶贫政策进村入户,杨庆志带领队员们顶风冒雪给贫困户家庭送去扶贫宣传挂历、越冬的柴火、煤炭、米面豆油和猪肉;
——在迎春晚会上,杨庆志与村民们同台演出,精心创作了快板书、小品等以精准扶贫为题材的联欢节目;
——为耐心地做好边缘户思想工作,杨庆志总是挨家挨户坐在村民家炕头上,耐心地答疑解惑,努力消除他们的攀比心理;
——为了解决群众实际困难,他帮助贫困户销售余粮、代办就诊出院手续、修锁糊窗户做防寒、办理家里的红白事。
…………
尽管他的妻子身体不好、常年服药,年迈多病的父母也需要人照顾,为了完成精准扶贫脱贫攻坚任务,即使家就在几十公里之外,忙碌起来杨庆志有时却连续一个月都没有回一趟家。在脱贫攻坚的关键时刻,为了党的事业,杨庆志只能对亲人表达一份愧疚。
杨庆志把党和政府精准扶贫战略落到实处,实现了从一名机关干部到驻村扶贫队员的蜕变。
“这次驻村扶贫的经历锻炼了我,它将是我今后人生成长过程中永不枯竭的精神动力。虽然有些艰辛,但看到村民一张张朴实的脸上露出的笑容,我从心底感到高兴”杨庆志说。
2020年6月,中共黑河市委宣传部、黑河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表彰的“最美脱贫攻坚奋斗者”中,杨庆志榜上有名。2020年9月,杨庆志被黑河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授予“脱贫攻坚贡献奖”。
日前,中共黑河市委组织部、黑河市委宣传部、黑河市扶贫开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把勇于担当、恪尽职守,用奉献和坚守奋斗在扶贫一线,诠释着倾情扶贫、爱民帮贫的家国情怀,彰显着共产党员的初心和使命的杨庆志,做为“黑龙江省脱贫攻坚优秀典型”,向上级有关部门积极推荐。
打赢了脱贫攻坚战,驻村的任务还没有终结。现在,杨庆志正在带领赵光村的村民们,凝心聚力,又叩响了乡村振兴的大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