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信息之窗
政策法规
专题专栏
标准信息
关于我们
为工伤职工提供“心”级服务 ——黑龙江省持续推动劳动能力鉴定便民化
1892764036857196546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 发布日期:2025-02-21

“本来以为错过了这次鉴定,不能及时办理退休手续,要等次年鉴定时再申报,没想到还有一次机会,让我顺利完成病退鉴定,真是非常感谢!”近日,如期完成病退鉴定的黑龙江省七台河市市民姚先生说。

去年以来,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系统上下联动,创新服务举措,优化工作方式,把鉴定送上门,努力确保参加劳动能力鉴定的工伤职工及时享受社保待遇。

就近鉴定惠民生

2024年8月,黑龙江省企业职工因病或非因工伤残劳动能力鉴定工作正式启动,全省各地市陆续开展鉴定工作。针对省内部分地市占地面积大、经济发展不均衡、医疗专家人数不充足等情况,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组织鉴定专家深入各地市集中开展企业职工病退鉴定,通过下沉一线开展就近办服务,最大限度方便工伤职工及用人单位。

“请出示您的身份证件,我们需要为您核验身份……请收好您的身份证件,在入口处稍等,后续会有工作人员带您进入现场鉴定……”身份核验区秩序井然,现场导诊区有条不紊,辅助检查区便捷流畅……多个区域互相配合、紧密沟通,这样的画面在各地鉴定现场都能随时捕捉到。

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在指导各地选择鉴定场地时,始终将方便群众作为首要原则,现场为需要轮椅、担架的工伤职工开辟绿色通道,做到随到随鉴。部分地市还专门配备120急救车,防范突发事件。

对于一些占地面积较大、下辖区县较多的地市,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设置多个鉴定场地,方便职工结合自身实际情况就近选择。为确保申报病退鉴定的职工都能及时完成鉴定,暖心推出“集中办”服务。在2024年度最后一次病退鉴定工作前,组织各地市及时发布通知,对未按时提出病鉴申请、地市开展鉴定后再次住院治疗、未及时参加地市组织的鉴定但仍有鉴定意愿的职工,可集中参加年度最后一次病退鉴定,真正将便民利民惠民举措落到实处,切实提升服务保障水平。

上门鉴定暖民心

“实在不好意思,单位职工出现发病症状,无法到场参加鉴定,请问可以上门鉴定吗?”“您把详细信息和我们说一下。您放心,经鉴定专家具体研判后,如确需上门,我们可以为您提供上门鉴定服务。”

2024年8月,在组织开展大兴安岭地区2024年度病退鉴定工作过程中,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接到了一个求助电话。经了解,本应当天到场参加鉴定的职工姜女士,在当天早晨出现发病症状,意识混乱,无论家属如何劝说,都拒绝前往鉴定现场。考虑到姜女士处于社会功能受损状态,发病期间缺乏自制力,中心工作人员最终决定带领精神科相关专家前往姜女士家中为其鉴定,及时保障其权益。

针对患有危重症疾病导致行动不便无法到场参加鉴定的职工,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将鉴定现场搬到群众身边,聚焦群众需求做好服务。大兴安岭地区职工马先生于2024年3月突发脑出血,术后在养老院接受护理,由于家属均在外地,其申报2024年度病退鉴定后无法到场参加。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得知后,当即决定为马先生进行上门鉴定,组织相关鉴定专家携带医疗用具前往养老院进行现场查体、病历查验,确保马先生能够尽早、尽快享受有关待遇。

在大庆市开展鉴定工作期间,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前往职工李先生家中为其鉴定。李先生身患渐冻症,四肢瘫痪,完全依赖呼吸机生活,只能通过眼控仪与家人交流。鉴定专家在全面查体的基础上与其家属细致沟通,仔细查阅病历,在鉴定表中详细记录其真实情况。在离开李先生住处时,李先生通过眼控仪对鉴定专家和工作人员说“谢谢你们”,这四个字既凝聚了李先生对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的感谢,也体现该中心为民服务的初心与担当。

对各地的困难职工,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给予特别的关注。在收到申请后,中心根据申报病种类别和医学分科现场随机抽取业务精、责任心强的专家团队召开专题会议,分析职工病历材料,研判需要查体的部位,上门开展鉴定,切实保障职工权益。

视频鉴定解民忧

将距离拉近,让服务升温。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创新工作思路、优化工作方式,解民忧、纾民困。

职工田先生身患肺癌,在上海经多次放疗和化疗治疗,现仍处于长期卧床状态;职工王先生被诊断为脑梗死,出院后处于植物人状态,只能在海南休养……针对这些异地住院且伤病情况严重、难以返回参保地参与鉴定的职工群体,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推出了视频鉴定服务。通过视频鉴定,职工无需长途跋涉即可在病床前接受鉴定,既减轻了患者的身体负担,又提高了鉴定效率。

“我看一下病历首页。好,现在把镜头面向被鉴定人……”

结合职工病历材料,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随机组织相关专家组成鉴定专家组为职工提供远程视频鉴定服务。鉴定专家组通过提前查阅病历、现场视频连线、远程查体问询等方式,核实被鉴定人伤病情况,确保职工信息、医疗材料与被鉴定人一致,在提供优质服务的基础上严把各环节,确保鉴定结论真实准确。

2024年以来,黑龙江省共开展上门病鉴26次、视频病鉴31次。

“未来,中心将继续秉承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不断优化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方式,把惠民生、暖民心、顺民意的工作做到群众心坎上,为推动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贡献劳鉴力量。”黑龙江省劳动能力鉴定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